论上海企业重组的战略思路与预期目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上海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企业重新组合,是对原有的、既存的企业所掌握运用的各类资源要素(包括企业本身),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加以重新安排组合。它不单纯作为一种组织行为,而明显是一项对企业内部多维性资源重组的微观经济活动,融入丰富的财务学、战略学、市场学和决策学等内容。它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资产经营”或“资产重组”。其实现形态可以是购并,也可以是剥离。二战以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企业重组活动在西方国家大量兴起,大公司重组的数量、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已成为提高企业价值、加强竞争优势、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

      一

      在上海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由于市场体系发育和要素流动性提高,企业重组活动作为一种自觉选择已初露端倪。它集中地反映了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发展思路,突出体现了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随着上海经济结构的跨世纪大调整、大改造,企业重组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撑未来上海经济内涵式发展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基本手段与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重组引发了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关系、企业与市场关系、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有效调整和重新定位,涉及到企业内部职工、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等多方权益,对企业的业务组合、财务状况以及组织管理形式等诸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使企业重组活动取得良好的成功,重组内容就必须坚持充分有效。具体体现为:“经济发展性、规模合理性、产业升华性、资产相融性、运作高效性”。

      经济发展性——企业重组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组后的产品(服务内容)、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等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生产技术也相对先进,投入产出联系比较突出,企业发展前景较高。

      规模合理性——企业重组必须针对产业、企业、内部管理等实际情况,通过扩张的大型化发展或收缩分解的小型化发展,以确定合理的产业组织规模,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以避免企业规模过大或过小所带来的不经济。

      产业升华性——企业重组活动必然使得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企业的产业和经营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其产业多样化程度可高可低,重要的是需要比重组前的产业涉足领域有较大幅度的深化和改善,包括核心业务优势的不断增强、低效业务的退出、外围其他盈利业务的适当调整等,涉足到产品、技术、管理、品牌等一系列内容的重新调整。

      资产相融性—— 一项成功的重组,就必须消化不良债务, 释放出企业管理者原有错误决策所破坏掉的价值,并使企业资产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资产收益,保证包括国家在内各方出资者的利益。

      运作高效性——要使重组后的企业顺畅运作,就必须在改变原有管理模式的同时,明确管理功能,设定管理跨度,致力于创造一套新的更为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理顺出资者与代理人、经营者与管理者、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降低管理风险,使得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后的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

      二

      重组内容的多样性与重组方式的多样性,为上海的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联系到上海的实际经济情况,上海下一轮推进企业重组的总体思路是:

      紧紧把握住“经济发展性、规模合理性、产业升华性、资产相融性、运作高效性”这五大原则,与上海当前正在进行的企业制度创新相衔接,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入手,全面准确贯彻“三改一加强”的精神,以城市功能整合为背景,以经济级差效益(包括定价考虑)为依据,以产权市场的充分发育(包括有形、无形市场)为媒介,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以经营业务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基础,以资本和资产的重组为手段,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为保障,在政府外部公开、公平政策信息的规范,引导下,依靠企业家全体的人格力量与企业内部的自我需求来推动和操作;配套推进、分步实施,持续调整,实现资产、经营、组织等三大结构性重组,形成一种促使企业自我完善、自我优化、自我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提高企业实力,改善管理,增加发展后劲,强化竞争能力。具体而言,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前几年的被动型适应性重组向主动型战略性重组转变。包括由差企业重组向好企业重组转变;由工业企业重组向其他产业领域辐射,尤其是服务贸易和证券信托业;由点上的试点向面上的推广转变;由扩张式购并向扩张、收缩并重,合理选择转变。

      二是由行政性推动向市场化推动转变。政府重在政策引导和规范,现阶段仅仅是初始推动力,其内在源动力和操作主体仍来自于企业。因此,企业重组应当成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内在的、自觉的行动。

      三是由运动式短暂突击重组向长期持续性重组转变。购并或剥离经常发生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就某家企业来说,也可能发生多次重组活动。

      四是由单一的资本或资产重组向多维重组内容的一体化重组转变,强调各项重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调。

      但是现在,考虑到近几年来,不同企业、部门已有一定的重组操作基础,包括兼并、存产、分立等方式,且力度存在差异,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规划,在理论上更全面地理解企业重组的意义,为企业重组的面上推开创造更为配套的外部条件。为此,以下五个方面的难点要着重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