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管理模式的改变和我国的企业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新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际上,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间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特别表现在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管理模式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世界性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企业的战略和结构随之而变动,以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改革还很少考虑到国际战略管理模式变化这一要素,而孤立的考虑国内的企业改革与管理问题。而国际竞争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上,而且,随着我国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和自由化程度的增强;国内市场上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而短期的保护民族工业的国家政策显然不能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必须尽早考虑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管理问题,企业改革目标所要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组织管理结构中应当考虑国际战略管理模式的动态发展和变化,以面向国际竞争。本文对国际战略管理模式变化和我国企业改革朝向适应这些变化的战略进行分析。

      1.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企业识别、监视环境变化,根据企业相对于竞争者所具有的优势和威胁来战略性地组织资源的计划、决策和实施、控制过程,以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管理。战略管理在60年代开始在一些国际性大企业制度化地得以发展,70年代以来,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企业在今天注重长期经营策略和战略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环境的变化。70年代以来,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加上世界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动荡、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压力以及世界性经济衰退,导致企业必须加强对未来经济发展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测、计划和应变能力,战略管理正是在这一环境下诞生的。(2)企业结构的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多, 使得企业的产权和资本结构以及企业的组织机构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企业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合和兼并,都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不可或缺。(3 )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直接投资成为生产要素和商品与服务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大大的丰富了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政策。(4 )技术创新速率加快(产品周期缩短),竞争加剧。这促进企业制定产品战略和竞争战略,以合理的产品组合和多样化战略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不少战略管理研究者,如W.B.Schaffir、T.J.Lobe以及L.C.Rhyne 等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表明,战略管理改进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长期利润状况,在战略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战略管理研究在过去一些年得到迅速发展,60年代,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战略管理研究从多方面得到向前推进。8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M.Porter教授强调竞争结构的重要性,并建立起企业竞争的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Porter提出的关于竞争性结构决定企业行为的观点得到普遍的接受,朝向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成为今天的基本范式。Porter认为,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如比较成本学说、自然和人力资源理论以及汇率、利率对国际经济的影响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的国际经济发展,在今天,国家的富裕只有通过提高生产率而使国家、产业部门或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来达到。通过战略管理和国际管理而使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是国民经济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之所在。

      2.国际战略管理模式的变迁

      战略管理模式的变化反应在国际化企业的竞争结构变化上是明显的,按时间划分,可大约将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分成以下几种竞争结构模式:

      表1: 国际化企业竞争结构模式的变迁

      

      资料来源:参考Ch.Bartlett/s.Ghoshal,“跨越边界的管理”,1990年德文版,第92页。

      这里,按照企业的组织特征将企业分为四类: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全球企业(global)和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组织。按时代来分,50年代, 占主要地位的是国际企业式组织特征,即由母公司(总部)集中企业的主要能力,如知识的获取(研究与发展)能力,而位于不同国家的分部则只是适应和应用总部的能力;60年代则主要是发展出多国公司的组织模式,这是一种以分散化为特征的模式,是随着国际化企业直接投资的增强而形成的,它注重所在国家的市场和消费偏好,发展产品多样化的战略;而在70年代,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自由化,以中央极权化的全球企业模式寻求产品成本递减的规模经济效应,而提高全球效率。如果以其竞争特征来表征,则可以说,全球企业组织模式具有全球效率,多国企业具备差异营销的战略优势,而国际企业则在知识获取或学习能力上拥有竞争优势。这是国际经营企业在80年代以前适应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组织模式。

      70年代以来,国际经营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单纯地追求一方面的目标,如全球效率、差异营销或学习能力都不足以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胜,高层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必须从原来的单维战略而转向多维战略管理,即要求同时在全球效率、差异营销和学习能力上兼备各方面的能力。显然,这在实践中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在不少国际性企业的组织管理实践中表明,这几个目标之间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试验后,一些企业又退回到单维战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