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系统重组

——对搞好国有企业思路的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铁城,北京市叉车总厂厂长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使国有企业冲出困境焕发活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本文力图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系统重组”的思想,对搞好国有企业进行理论探索。

      “系统重组”是指对国有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内部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有重点的重新组合、调整、转换、优化,使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存量盘活、结构优化、竞争公平、负重适当、发展平衡、连环启动、生机勃发。这一思想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局部,而是全方位、全系统宏微观领域同步进行,标本兼治。不是靠经济投入的拉动,而是在从紧的经济环境中靠内功调整治理。这里的组合、调整、转换、优化,就是要重新组合资产,盘活存量,筹集增量,推进技术改造;就是要调整布局,调整结构,调整宏微观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向,调整政策和管理方法;就是要转换机制,转换企业制度、转换政府职能、转换企业领导体制;就是要发挥优势、优化要素、优化结构,带动全局连环启动。组合、调整、转换离不开改革,没有改革的精神难以实现系统重组的目的。但是改革的最后结果,必须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共产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这三个保证既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跃出困境勃发生机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必须确保的根本原则。

      系统重组是基于形成企业困境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提出来的。

      一、国有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中,困难企业所占比例之大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企业经营机制、经营管理的变化滞后于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这是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矛盾;

      2.宏观经济发展的异常波动造成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定期恶化。从8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已发生了三次,每一次企业都表现出产品积压、资金匮乏、开工不足。这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外部原因;

      3.对不同性质企业政策的倾向性和约束的不同,造成国有企业在负重情况下参与不公平的竞争;

      4.要素配置失衡及生产存量的呆滞;

      5.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技术改造缺少投入;

      6.对管理的不重视形成管理的落后及荒废。

      在这些原因中,在企业内部,主要原因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管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企业外部,主要原因是不公平竞争和国民经济异常波动。要搞好国有企业,应当针对这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并且集中解决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管理和经营环境问题,把国有企业和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同步解决,这就要以“系统重组、优化要素、发挥优势、连环启动”的思想来进行。

      二、从六个环节抓好系统重组

      “系统重组”包括六个关键性环节:优化环境、减轻负重、重组要素、扶植骨干、市场构造、平衡运行。

      (一)优化环境。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三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调整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变,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把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的思想贯穿其中,改变目前经济运行中投入大、产出少、效率低、浪费大、假贷泛滥、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转变中,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转变机制、加强管理、调整政策、调整税收、健全法规及行政手段、市场竞争手段来促进和加快这一转变的进程。

      第二,调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怎样加快发展,怎样的速度是最快的速度?应该确立这样的观点:发挥经济要素最大潜能并保持平衡发展的速度是最优速度,是质量优先下的速度,是最快的速度。经济要素综合潜能发挥,取决于“瓶颈”环节的能力。超过“瓶颈”环节的能力,必定是不平衡的发展;未超过“瓶颈”环节的能力,但引起了通货膨胀及其它突出矛盾,那也不是平衡的发展,从而都不是最优的速度。发展是否平衡,速度是否最优,主要标志应看经济要素发挥的程度和通贷膨胀率。在经济要素能力得以尽力发挥的情况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和避免通货膨胀,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国有企业大面积的不景气,是因为在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而企业尚很不适应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出现超速粗放式运行,造成企业经营条件恶化,进而使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负担沉重、低效运行的陈疾突出了出来。经济要素的发挥超出了能力;通货膨胀率十分严重。整体上失衡的发展,就不是最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会是一条直线,适度波动符合经济运动规律而且会刺激企业的竞争,提高企业的应变力,对提高企业素质有益,而异常的波动,则会使企业以致国民经济陷入困境。

      第三,调整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都应形成公平竞争。应通过调整有关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分配政策,改变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并要采取措施保护民族工业。新兴民族工业与发达国家老企业相比,一个弱小,一个强大,“重量级”不同,即使是一样的政策,弱小者也必然失败。因此,这种表面公平实则不公平,不扶植则必被挤垮。

      (二)减轻负重。对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设法减轻,同时减轻负税,放水养鱼,使企业有技术改造的资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