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营模式及其内在缺陷批判

作 者:
李萍 

作者简介:
李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日本学刊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营模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得到了广泛承认,它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形成了鲜明对照。从内容上看,日本经营模式既有自身文化传统的因素,也有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战后对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改造。就功能而言,日本经营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带来了日本企业经营的成就,也暴露出内在缺陷,包括忽视员工权利、过度精神主义、因诉诸惯例而缺乏理性化形式等方面。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所谓日本经营模式(the Japanese management model),并非一套固定的观念或实践,而是一系列日本企业在长久经营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习惯性做法及其背后包含的原则,所以,“日本经营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可以容纳无限多的解释。因此,日本经营模式的意指,可谓众说纷纭。许多早期著作(Abegglen,1958;Cole,1972;Hatvany and Pucik,198l;England,1983;Manchus,1983)强调了日本经营模式的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特点,以后的许多著作聚焦于日本企业的外部结构和内部运行(Dunphy,1987;Ito,1995;Lin and Hui,1999)以及影响日本企业的经济政策(Aoki,1988;Aoli and Dore,1994),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开始对日本企业做出组织理论解释(Aoki,2001;Hall and Soskice,2001),这也反映出日本企业经营的多面性。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经营模式”是唯一一个被公认的非西方企业管理①模式,它对西方模式独大的管理界提出了挑战,它不仅在许多亚洲国家或地区被模仿,如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也有许多西方企业接受了日本模式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生产过程管理、市场信息管理、部门间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早在20世纪30年代IBM公司的华森爵士就参观了日本松下公司,自40年代始就着力推行取自松下的许多经营措施。如今,“日本经营模式”已经发展为管理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对其特点和利弊做出深入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 日本经营模式的特点

       比较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从国家文化的角度实证考察了70余个国家的管理组织与其国家文化、自身组织文化的特点。②他依据的变量指标包括了集团主义导向、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女性取向、长期—短期目标等五个方面,其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日本管理组织总体上属于中性权力距离、中性集团主义导向、强男性取向、强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目标的复合体,与此相对,中国属于强权力距离、强集团主义、偏强男性取向、弱不确定性规避和极强长期目标的集合,美国则属于中性权力距离、强个人主义、中性男性取向、中性不确定性规避和短期目标的国度(具体数字参见表1)。③

       对于熟悉日本企业组织的人来说,日本经营模式独树一帜并且获得世人认可,这绝非令人惊讶的结果,因为日本企业组织的长寿是有目共睹的。据有案可查的记载,日本有家名叫锅屋的企业已经存续了1430余年,创建于公元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这是世界上至今仍在经营的企业中历史最久远的纪录!日本全国有许多长寿企业,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日本企业超过了2.1万家,可谓世界上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虽然迟至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到日本企业的成就,但事实上,日本企业拥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持续积累的企业经营方面的经验,即便到今天,日本最有成效的管理组织仍然是企业,对于日本管理思想的总结,人们也主要围绕日本企业展开。

      

       日本企业经营模式有其特点,人们对它也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存在不少争议的余地。但必须指出的是,不能脱离开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成熟市场体系这样两个基本前提来理解日本经营模式或日本企业的行为。战后的日本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且主要是私营企业,企业的独立经营权和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都得到了充分保障,日本政府并不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只是通过指导方针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预测,并借助税收、公共投资等手段来表达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倾向性意见,但每个企业完全自主决定是否听从以及怎样听从政府的指导。政府与企业主要通过协商、讨价还价等进行相关事情的交涉,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简单命令或控制。准确把握日本经营模式的特点,首先应当对日本社会性质和总体经济状况有比较清楚且客观的认识。

       许多学者都对日本经营模式的核心特点或者说本质属性做出了阐述。例如,日本管理学家今井正明和美国学者伯德(Bird)都认为,“改善”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追求上,而且体现在对不断提高自身以及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效率的承诺上。“改善”观念反映了日本经营文化的鲜明特点:(1)减少或避免时间、精力、情绪以及其他有限资源的浪费(这尤其体现在全面质量管理上);(2)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如产品)做出正确的改进,而不是思考新的“成功”的观念或产品可能是什么;(3)每个雇员都可以不受惩罚地指出错误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4)对持续的和可靠的改进的集体协作。“改善”针对的是所发现的不足或问题,而非做事的人或具体的员工,而这些不足或问题的解决最终要由组织内的所有雇员共同努力来实现。可见,“改善”有别于“创新”,前者强调的是过程(例如学习和创造新知识的价值),而后者集中于原创性的极大回报。④“改善”关涉到企业内每一个人,所有人在“改善”这一理念要求下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持续改进而取得企业的进步。总之,“改善”这一经营理念的思想起点是:每个企业所遭遇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持续和点滴的改进,从而形成叠加效应,达到企业在经营上的进化。

       还有学者将日本经营模式的最重要特点归结为雇员导向。“在日本,经济组织是为一个很多人的利益相关者而存在的,它将自身的最终目标放在雇员上,日本企业出于员工也是为着员工而存在的。”⑤甚至有日本人(主要是一些企业高级管理者)由此推断存在一个日本式资本主义,它根本不同于欧美的个人主义或市场导向的资本主义,日本式资本主义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是“护舰船队”式的合作;在劳资关系上是协商互利的竞合;在企业管理上是员工参与,现场导向,利润中的相当部分通过企业福利、奖金等由员工而非股东分享等等。例如,三一证券公司倒闭时,公司总裁在电视上致歉并公开请求,不是为他本人或公司股东,而是为他的雇员,请求其他公司能够不计前嫌再雇用被迫失业的前雇员,他诚恳强调这些雇员并不是公司倒闭的原因,他们没有过错,他本人承担公司倒闭的全部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