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若干关系新解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工作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以效益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本文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应当把握的几对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企业追求“肥胖”与重视“强壮”——“胖”往往是粗放经营的表现。“壮”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实力,要“胖”更应“壮”。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把握的第一对关系。

      众所周知,许多地方、许多企业近年来确实“胖”起来了,工业增长速度往往在40%以上,有的地方、有的企业甚至每年翻一番。如果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发展是硬道理”,能快则应快。但值得重视的是,产值上去,效益下来。其主要表现:资本的投入产出率不高,资产产值率、资金利税率逐年下降。在通常的情况下,每百元创造产值在三倍以上、每百元实现的利润应达到15%左右(不同的行业利税率不同)。可是,现在却远远低于这个比例。企业资金运作效率也不高,无论是定额流动资金与实现产值之比,还是资金周转次数,都是每况愈下。产品结构不合理,库存增多,两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亏损企业要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低效益、无效益甚至负效益的运行状态。这些地方、企业似乎经济已经“肥胖”,实际上是“虚胖”、“假胖”,并不结实,并不强壮。原因就在于拼命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经济质量和经济素质。

      无论地方还是企业,既要“胖”,更要“壮”。“胖”是指规模越来越大,“壮”表明效益越来越高。“胖”应建立在“壮”的前提下,在“壮”的基础上发“胖”,这样的经济才有生命力。为此,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经济发展需要高速度、高投入,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但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投入。这是一个老问题,根源还是考核导向的偏误。检验领导的政绩,总是以产值总量、增幅为依据,总量越大、增幅越高,拿到的奖金就越多、晋升就越快。最突出的矛盾,把经济效益的增长放在次要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扭转这种考核办法,要把两者的顺序颠倒一下,以效益为第一位加以考核。追求“肥胖”忽视“强壮”,不能完全表明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领导者的政绩。2、强化结构调整,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抓住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外向产品”,通过组建集团、扩大规模等形式,提高生产力,迅速扩大市场覆盖面,把“强壮”企业的蛋糕越做越大、越胖、越好。3 、加大技改力度,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要十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现有企业加以改造;树立超前意识通过推进科技进步,选择重点产业的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要造就一支庞大的开拓型、科技型、务实型的企业家队伍。4 、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把“胖”与“壮”的关系解决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前提。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结结实实“胖”起来,就表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最大的成功。这样的发展速度即使再高也应得到赞扬。

      引进项目与引进观点——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倘若重视了后者,无形的也会变成有形的。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把握的第二对关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进工作不可缺少。目前,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已经成为增总量、增效益、发展地方经济的得力措施。往往引进了一个项目,则富裕了一方民众。但是,有些地方却出现这样的情况,项目引来了,资金、技术跟不上,成了“半拉子”工程;引进过程中缺乏论证,用中方投入资金买回的外方设备却是一堆废铁;引进工作与企业管理不配套,漏洞多、浪费大、效益低。问题出在哪里?关键是违背经济规律,主观与客观相悖。由此表明,引进工作必须尊重科学、注重效果。

      这是引进工作的一个方面。笔者提出另一个方面,就是注意引进观点。新观点能产生生产力。各级领导每逢开会,“解放思想”四个字是少不了的。但事实上,在有些地方、有些企业,解放思想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只是作为一种口号,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经济现象变化无穷,如何超前把握它,必须要有理论指导。如果自己产生不了适应形势的新观点、新思路,不妨引进、吸取外国、外地成功的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比如,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步履艰难,自己救不了自己,如何摆脱困境,不妨引进有些地方实践的“先售后股”的办法,即把企业卖出去,卖给职工或社会公民,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变革,然后以股份制的形式重新组建新企业。引进观点,实际是“借脑生财”。一些地方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千方百计跑项目、筹资金,但是,如何引进观念,却思考得很少。把人家成功的经验移植过来指导经济工作,这种不花钱的无形投入往往比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见效快、效益好。可见,必须重视思维方式的转变,把引进观点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软件”抓好。首先要通过多种科学手段捕捉外地新观点、新思路;其次要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改进完善;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使新观点、新方法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产生推动效应。

      政策优惠与机制优化——效益的扩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活力,不能光靠政策优惠,而应着力优化机制。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把握的第三对关系。

      在计划经济年代,很多企业形成了一种惯性:依靠政策求发展。当步入市场经济,仍然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做文章,找关系,开后门,减免这个税、那个费,利用政策的空隙和边缘,尽可能少缴应当上缴的税费。通过这种手段,有些企业的日子暂时过得还不错。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一些优惠政策不断取消,不少企业就活不下去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企业生存发展靠什么,靠优惠政策还是靠优化机制?答案只能是后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