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成为近年来在学术界研究热点,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竞相投入相关研究。组织层面的企业社会资本研究也渐受关注,然而,有关企业社会资本创造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尝试从行为动力学入手,探讨企业中社会资本的创造机制。 一、企业中的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关系网络有关,具有生产性,可与物质资本之间实现相互转换(Bourdieu,1986)。它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可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Coleman,1988)。社会资本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一套非正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包括诚实、互惠、互相信任),群体内成员按照这一套价值观和规范彼此合作(Fukuyama,1995)。 林南(2001)则将其与社会资源相联系,并定义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即在有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获得资源;二是这些资源可以被他人拥有,也可以在其社会位置中。 因此,尽管对于社会资本,不同学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即都认为社会资本具有关系网络的价值;是其调动网络资源的能力;本质上是互惠共同体,具有信任机制。 企业中的社会资本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人社会资本;二是企业社会资本。 2.个人社会资本。企业中,员工个人社会资本部分与其在组织结构中所处位置有关。某个位置占据者,不论他个人情况如何,都有权力控制和使用与那个位置相关的资源,从而具有动员甚至控制其他位置上占据者资源的能力。当个体行动者与位置相分离时,这些权力和能力也将消失。因此,有必要把与位置相关的个人社会资本和其他个人社会资本相区分开。 在企业——等级制组织——中的位置,通过组织结构联系,获取和使用的资源超出了这些位置自身所被分配的资源。因此,这种与位置相联系、又超出位置本身的资本,可称为位置型社会资本。另外,个人社会资本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个人在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无关的,如与亲朋好友间的关系资源。为了与位置型社会资本相区分,可将其称为非位置型社会资本。 3.企业社会资本。出于不同研究目的,学者从多个角度界定了企业社会资本。边燕杰、丘海雄(2000)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徐延辉(2002)则将企业社会资本界定为基于企业家和员工个人品行(信任)而产生的,动员社会稀缺资源的能力。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那些能够被企业所控制的,有利于企业实现其目标和实现目标活动的,嵌入于企业网络结构中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集合即为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是市场和等级制度的混合体,是一个由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所组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内部网络主要是指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关系之间的关系网络;外部网络是指企业对外交往以及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包括企业的社会网络和共生契约。前者通过与其它的行动者的联系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扮演“桥梁”作用(周小虎、陈传明,2004)或具有联外作用(边燕杰、丘海雄,2000);而后者可以融合组织内部行动者,对成员间合作团结起着“粘合”作用(周小虎、陈传明,2004)或聚内作用(边燕杰、丘海雄,2000)。 因此,可以依据企业的组织边界,将企业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两个组成部分。 二、行为动力学:社会资本的来源 行为动力学是对心理上动力的研究,力求理解人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因果机制以及决定驱动力的情境。该理论认为,驱动力和机制这两个概念可以解释人的一切活动。对行为而言,前者回答了“WHY”;后者回答了“HOW”(Woodworth,1928)。 1.动机。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组织,行动的前提是需要。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性取舍,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然而,现实中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无法满足所有需要。因此,保护既有的资源和获得额外的资源就成了行动的主要动机。 行动者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动机也不例外,其主要目的是维持和获取资源。其中,前者比后者更重要(Lin,1994)。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首先是努力维持已拥有的或能够得到的有价值资源。只有当现有的有价值资源得到保证时,才会去寻找获得另外的有价值资源。 拥有和获得社会资源,对于保护和改善无论是个人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还是组织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组织认可行动者身份和名誉为被认可的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结构内的价值和安全感,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社会对组织的认可上。 行动还存在着其他次要动机,但是,这两个动机是主要的,它们支配着大部分的行动。 2.行为。行为动机产生两种行为:一是为保持既有有价值资源而采取的行动;二是为争取尚未持有价值资源而采取的行动。前者被称为表达性行为;后者被称为工具性行为。 (1)表达性行为。维持有价值资源的动机促进了表达性行为的发生。维持资源需要获得他人对这些资源财产合法拥有的认可,同时期待他人的欣赏、共鸣和分享。当然,行动可以被视为工具性的,因为自我在行动中有一个目标——得到情感与支持。然而,期待的回应主要是表达性的:只需要对方承认或分享自己的情感,而不需要超越该承认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由行动者自行主导活动,沟通行动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期待他人的欣赏、共鸣和分享,从而认识和同意自我对资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