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评价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要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不断促进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满活力,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结合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厦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历史形成的诸多问题、多年以来的重复建设以及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一些职工生活困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总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10年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目标已经明确,改革的实践正在进行,有必要研究制订一套科学的标准与办法,以便对改革绩效进行考评。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依现代管理理论,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营单位,其绩效评价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即: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成长能力分析及社会贡献分析。此外,还要在上述4方面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补充、修正定量评价结论,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3个指标。 净利润 (1) 资产净利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净利润 (2) 销售净利率=──────────×100% 销售收入 净利润 (3) 净值报酬率=──────────×100% 平均净资产 2.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债务本金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企业信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直接影响,甚至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不论是企业的投资人、经营者,还是企业债权人、客户都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已获利息倍数等5个评价指标。 负债总额 (1) 资产负债率=──────────×100%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2)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赊销净额 (3) 应收账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产品销售成本 (4)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成本 息税前利润 (5) 已获利息倍数=──────────×100% 利息支出 3.成长能力评价指标 成长能力指企业销售、资本及获利的增长能力。成长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客户对企业的信心,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价值产生直接影响。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与资本积累率3个指标。 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 (1) 销售(营业)增长率=─────────────×100% 上年销售(营业)总额 本年净利润增长额 (2) 净利增长率=─────────────×100% 上年净利润总额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3) 资本积累率=──────────────×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4.社会贡献能力评价指标 社会贡献能力指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支出及上缴国家财政收入等社会贡献的幅度大小。反映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1) 社会贡献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上缴国家财政总额 (2) 社会积累率=─────────────×100%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述公式中,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及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上缴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 5.定性评议指标 定性评议指标综合考察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非定量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用以对上述4方面评价形成的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更为全面的企业绩效评价结论。定性评议指标由8项非计量指标构成,具体包括:(1)领导班子基本素质;(2)产品市场占有能力;(3)基础管理比较水平;(4)在岗员工素质状况;(5)技术装备更新水平;(6)行业或区域影响力;(7)企业经营发展策略;(8)长期发展能力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