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闫立罡/吴贵生,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闫立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跨国公司。国外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研究集中于外向国际化阶段。以中国企业国际化为背景,对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一并进行了探讨,识别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种模式,并在每种模式中寻找到典型的企业代表。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2005年由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举办的全球财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88位全球企业500强的董事长、总裁或CEO齐聚北京,表明跨国公司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同样,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企业也在努力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大批国内企业开始采用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但所采用的国际化模式不尽相同,相应的,通过国际化发展模式取得的成绩也大相径庭。国外大量的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研究着重于外向国际化阶段,这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并重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基于国际化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的研究,建立从交易发生地和心理距离两个维度的国际化模式研究框架,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分为三类,并且在每一类中都利用典型代表公司对该模式进行描述。

      一、国际化的概念与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Inward)和外向国际化(Outward)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1]。

      对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研究,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的过程。其中一些理论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了一国从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过程。英国学者Dunning(1981)在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2]。 该理论认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一国将逐渐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并且认为该过程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且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元之间: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从而净对外直接投资呈负数增长。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在这一阶段,外国直接投资量仍然大于其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以上:在这一阶段,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正增长。

      更多的研究是从公司角度,认为一个公司的国际化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逐渐从内向国际化发展到外向国际化。这一批研究构成了跨国公司理论和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Verno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Vernon认为一种新产品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品在技术、市场、成本和竞争方面的表现将不同,企业从产品的国内生产销售到出口国外市场,主要的动因是竞争加剧后,成本有下降的压力,从而寻求产品成本低的生产区位。他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企业考虑进行对西欧等发达国家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企业才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北欧学者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1975)基于企业行为理论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4]。他们通过对瑞典四家制造业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非常相似。最初与外国市场的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不断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稳定下来;进一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公司;当市场条件成熟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北欧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四个阶段分类都处在外向国际化阶段,没有论述内向国际化的阶段。这是由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基于对瑞典的企业的研究,结果更加适合于发达国家的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殊之处。

      除了Vernon对美国的研究和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对瑞典的研究之外,小林规威(1998)[5] 通过对日本100多家跨国公司和美国、欧洲的几十家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海外经营五阶段说。该学说认为公司进行国际化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阶段;重视出口市场的国际化阶段;从事海外生产的国际化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的国际化阶段;全球战略经营深化的国际化阶段。小林规威的研究是基于日本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但是理论框架沿用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框架,研究仍然只涉及外向国际化。

      关于跨国公司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分析是跨国公司理论解释的一个主要问题。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优势理论出发,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Hymer&Kindleberger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不是拥有或获得金融资本的有利条件,而是利用由于市场不完全性所产生的企业特定优势对海外业务进行控制,以抵消当地企业的优势而获得足够的回报。企业垄断优势主要包括企业核心资产优势、企业规模经济优势、货币及政策优势。

      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在“贸易替代”的基础上,多发生在技术超前而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美国本应将这类行业的生产保留在国内,在该类行业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使得美国的出口被替代;而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取代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开辟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出口,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