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项保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钱辉,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项保华,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内容提要:

企业演化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但目前为止有关研究还显得零乱、不成体系。实际上,企业演化观遵循着一些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它们包含三个方面的生态学理论、两个基本研究问题和两个层面的研究假设。明确了这些,不仅可以把握企业演化观的研究范围和内在研究脉络,而且可为企业演化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研究平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开放、复杂,如何动态适应和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战略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演化思想、采用生物学隐喻和类比研究企业发展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演化观①。虽然目前该理论本身不甚成熟,有关思想尚显纷杂凌乱、未成体系,研究视角与结论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实际上他们遵循着基本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为此,本文对这些基础与假设进行阐述与说明,尝试为目前庞杂的企业演化思想整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研究平台,以利于企业演化领域的研究与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

      1.生态学基础

      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首先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演化理论。达尔文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变异、遗传、性状分异等,其核心思想是环境对生物的自然选择过程,以及生物竞争的“适者生存”观点。达尔文认为由于物种在环境中的生存竞争,从而导致了自然选择的发生,自然选择又促使了物种的适应性变异及相关变异,并且把这种有利的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同时达尔文理论强调生物个体变异的大量多样性和无方向性,以及环境选择的“优胜劣汰”特点。

      企业演化学者们继承并引用了达尔文的思想,提出企业演化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则(Barnett and Burgel man,1996;贾根良,1999):变异,企业在能力和适应度上出现差异;环境选择,环境因素对某些企业变异有利,而对某些则不利,形成了优存劣汰;保留与传衍,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企业中保留并遗传下去;生存竞争,企业均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可以更好适应环境的企业在资源争夺中处于上风,从而得以生存壮大。这些规则成为企业演化研究的公理性前提。

      演化观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及“获得性遗传”理论。拉马克认为生物会对环境产生适应性变化,使用频繁的器官变得越来越发达,不用的器官则会退化甚至消失,而这些器官性状的改变会遗传给下一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都是器官使用程度的结果。例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由于它经常伸颈取食树叶的结果。”② 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拉马克强调了生物对环境的主观适应性的作用。

      虽然自然界现实没有为拉马克理论提供支持的佐证,但该理论在企业研究领域却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其程度甚至超过了达尔文理论。学者们认为企业具有智慧,会有意识地、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变异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同时企业变异后获得的功能可以有意识地保留和遗传下去,这是企业不同于自然生物的地方,而企业领域也更适合拉马克遗传基因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纳尔逊、温特,1982)。因此,拉马克主义在企业演化研究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崇,并大有形成以组织学习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演化研究“拉马克学派”的趋势。

      企业演化观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或者说是隐含的理论基础是协演化理论(又称共同演化理论、红皇后理论)。协演化理论是万瓦伦(Van Valen)在1973 年研究生物演化时提出的观点,其具体的意思是指由于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每个生物也必须不停的紧跟其步伐才能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协演化理论扩展了自然选择的动力范围,在环境的生存选择的基础上明确了与对手之间的竞争选择,并从另一侧面阐释了环境中生存竞争存在的长期性和不可消灭性,也证明了自然选择的必然性。协演化是生物不断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协演化规律的存在,环境中的生存竞争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使得演化成为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引入了协演化理论,企业演化观提出了一些企业演化的基本条件(Barnett and Hansen,1996;Barnett and Sorenson,2002):企业需要处在不断竞争的环境中,不要幻想存在可以长期规避竞争的战略,也不存在脱离竞争的持续有效演化;企业应始终保证拥有近期的新鲜的竞争经验并使之在组织内传播分享,以便让整个企业对环境保持高度的协同性;企业的竞争环境应尽量保持稳定与专一,当企业面对着过多、过杂的竞争环境时,也会由于学无章法、经验无法有效积累而导致演化失败。

      2.演化理论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延伸

      把演化与基因理论引入经管研究领域,经济学要早于管理学。据蒋德鹏、盛昭瀚(2000、2002)考证,一般认为凡勃伦、马克思和马歇尔等是经济演化思想的先驱,而企业演化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研究对象出现,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企业演化思想逐渐发展成型,并随着纳尔逊和温特1982年“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论著的发表而最终确立了在经管研究领域的地位。

      演化理论在经济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旧有经济学框架的修正以及宏观经济现象的实证与理论分析上(蒋德鹏、盛昭瀚,2000)。而具体到企业管理领域,则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区别,涉及到企业生态、企业自身性质与战略、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等多层次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企业演化理论分支的雏形。

      综合起来,由于达尔文理论和拉马克理论在企业演化研究中的共同应用,目前企业演化研究大致分成两方面的内容(Barnett and Burgelman,1996):环境对企业的自然选择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企业能动的适应环境的行为、步伐和路径是如何影响选择过程的。前者主要基于达尔文主义的研究视角,认为企业变异无法事前准确预知环境选择的方向,因此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战略选择,然后接受环境的检验。这方面研究把环境选择作为分析的重点,解决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规律问题。后者则主要从拉马克主义视角出发,认为在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实现有目的的变异并影响自然选择的进程,因此企业演化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能力的提高为企业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方面研究把企业本身及内部条件作为研究的关键,解决企业动态能力提升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