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更加融入到一个以全球市场为基础、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其中,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获取资源,迅速扩大规模,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近5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急剧扩大,并有明显上升趋势。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受内外环境及自有资源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在新时期,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专门研究海外并购风险的论述并不多,主要散见于西方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理论中。如霍普金斯(Hopkins)等人从寻求战略性资源、进行战略管理角度分析跨国并购,表明与企业战略不符的并购具有财务风险。[1] 伊普和蒙蒂(Yip and Monti)则从有效降低或消除行业壁垒、 规避政策限制方面解析跨国并购及其政策风险。[2] 邓宁(Dunning)在分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后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不符合OIL范式的企业跨国并购存在风险。[3] 我国学者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李东红从财务、非经济因素、品牌认同度、文化与管理模式等不同角度考察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4] 孙加韬分析了海外并购的策划、执行及整合三阶段存在的风险;[5] 孙迅则从战略、价格与整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并购风险。[6] 本文基于2000—2005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公开数据及典型案例,在探讨这一期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2000—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对2000—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具有以下特点及趋势: (一)并购总额持续上升 2000—2004年已公布的对外收购总额从18亿美元攀升至48亿美元,2005年交易额更高达140亿美元,2000—200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1%(见表1)。 表1 2000—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2000 20012002 2003 2004 2005 并购额 17.76 30.89 23.43 41.17 47.71 140 资料来源:2000—2004年数据来源于孟亮,等.透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趋势[J].中国企业家,2005,(10):32—35;2005年数据来源于杨雪婷.盘点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阻力与机遇并存[N].北京现代商报,2005—12—27。 (二)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2002年,在成功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中,90%以上均发生在自然资源行业。2004年,尽管自然资源行业仍占海外收购总额的50%,能源、运输、科技及其他行业在中国海外收购活动中的份额得到较大的提升(见表2)。 表2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结构(%) 年份自然资源 科技 运输 消费 能源 综合产业 其他 2002 91 3 31 00 2 2004 50 8 10 1 14 5 12 资料来源:孟亮,等.透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趋势[J].中国企业家,2005,(10):32—35。 (三)并购标的越来越大 2000—2003年,没有一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而仅在2004年底—2005年底的12个月内,中国企业就公布了6宗涉及资金超过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见表3)。 表3 2004—2005年公布的最大宗海外并购 公布日期 状态收购方 目标公司 目标公司 行业 交易额 收购方式 所在国(地区)(亿美元) 2005年6月23日 退出 中海油 优尼科 美国石油及天然气 185 现金 2005年10月26日完成 中石油 PK 加拿大 石油及天然气 41.8 现金 2005年9月 完成 中石油、中石化 加拿大石油 加拿大 石油 14.2 现金 2005年6月21日 退出 海尔电器集团美泰 美国家电 12.8 现金 2004年12月7日 完成 联想集团IBM 美国个人电脑 12.5 现金/股份 2005年1月20日 完成 中国网通电讯盈科 中国香港电信 10.16 现金 2004年10月28日完成 上海汽车工业双龙汽车 韩国汽车 5.52 现金 2004年3月11日 完成 TCL多媒体 汤姆逊 法国消费电子 5.22 资产 资料来源:孟亮,等.透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趋势[J].中国企业家,2005,(10):32—35;杨雪婷.盘点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阻力与机遇并存[N].北京现代商报,200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