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与虚拟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比较

作者简介:
程志超,王捷,许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程志超(1964- ),男,吉林榆树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采用国际通行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传统企业和虚拟企业组织沟通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类企业组织沟通的有效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企业和虚拟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企业的组织沟通效果明显好于虚拟企业,传统企业组织沟通的可信度高,通畅性好,沟通明确,内容充实丰富;而虚拟企业的组织沟通效率却好于传统企业,虚拟企业的组织沟通的时效性好,沟通返工率低,沟通的信息有用比高。分析了影响两类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差别的核心因素,为提高企业组织沟通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36: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5X(2005)03-0030-06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1]。”沟通已经被看作是新组织形式的重要部分之一[2],同时也被看作是组织发展和商业谈判的先决条件[3]。随着沟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许多新的组织形式产生,有些组织是在虚拟的空间里形成并且运作的,即虚拟组织的出现[4]。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正在采用这种组织形式来对付残酷的市场竞争(Sieber1998,Wolters等1999)。

      研究表明,77%的管理问题都和组织沟通的有效性相关。[5]“组织沟通是指发生在组织环境中的人际沟通。说到底,在组织沟通中,仍然是人们在相互进行沟通,而不是组织本身[6]。”在企业组织规模扩大,各分公司、办事机构地域分散的今天,因组织内部的沟通不力而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虽然随着组织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日益加大,可供人们选择的沟通媒介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组织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7]。

      根据上述情况,本研究选择了传统企业和虚拟企业两种组织对其沟通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影响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核心因素,为提高企业组织沟通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一)调查对象

      通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研究,本研究选择了北京钢琴厂代表传统企业,选择联想集团代表虚拟企业。

      北京钢琴厂作为传统企业的典型特征就在于它等级明晰的组织结构,以及构建在这种传统组织结构上的运作模式。其组织沟通方式以及沟通过程是与其延续了50多年传统的组织结构相适应的,而且经过岁月的磨合,它的组织沟通过程已经非常稳定,当然也是难以变革的。

      联想集团从1998年就开始了它战略转型的历程,积极主动地向Internet进军。向企业电子商务化迈进,并逐步成为中国本土虚拟企业成功的典范。经过多年的调整,联想集团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合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这也决定了其如此复杂的组织沟通过程。因此,将联想集团作为虚拟企业的代表是很有价值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门设计了“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调查问卷”,由13个类别型自变量及27个关于沟通有效性的问题组成。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经过SPSS的重新编码(RECODE)处理,5代表最有效,1代表有效性最差。对北京钢琴厂和联想集团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北京钢琴厂和联想集团各50份。

      (三)研究内容

      在本研究中,根据沟通效果的好坏、沟通效率的高低,将沟通有效性划分为两大类指标体系,10个具体指标。一类是效果型指标:如果沟通能够满足交流信息的需要,就是有效果的。另一类是效率型指标:如果沟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实现沟通目标,就是高效率的。具体指标如下:

      1.一致性:用于评价沟通对于双方达成一致、取消理解偏差所发挥的作用。

      2.明确性:用于评价沟通过程中信息是否被发送者明确地表述传送,接受者是否清晰地理解。

      3.内容性:用于考察沟通内容是实质性的、还是空洞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4.通畅性:用于考察沟通过程是否畅通连续,是否可以反馈,沟通工具和方式是否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

      5.可信度:用于考察沟通过程、沟通工具和方式以及信息的真实性、可信赖程度等。

      6.时效性:用于度量沟通的时间效率,评价沟通过程是否及时、准时。

      7.复杂性:用于考察沟通过程、沟通工具和方式的复杂程度、灵活程度。

      8.消耗性:所耗费的金钱、体力、智力投入程度。

      9.有用比:用于评价达到沟通目的所接受、使用、发送的信息中有用的那部分所占比例多少,以及研究由沟通工具和方式本身所造成的多余工作量多少。

      10.返工率:用于研究沟通过程、沟通工具和方式与返工率的关系,同时也是评价沟通效率的一个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在问卷的27个考察项目中,这27个项目用语言表述成1~27个问题。

      通过对两企业组织沟通环节的实地调研,笔者将两企业的组织沟通环节分解为沟通过程、沟通方式、沟通所起的作用三个部分加以研究,以分别考察和比较两企业在沟通有效性上的相同性和差异之处。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比较

      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企业和虚拟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比较

      调查的问题

       题传统企业

       虚拟企业

      T-独立性

        项

       均值  每题平均得分

      均值

      每题平均得分

      检验

      差异显著性

        数

       一致性

      3

       11.4

        3.811.26

       3.7530.794

       不显著

      沟

      明确性

      2

       7.48

       3.74 6.3

        3.150.010*

       显著

      通

      内容性

      3

      12.26

       4.08711.38

       3.7930.023*

       显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