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业绩生成机理的经营者相对业绩比较

作者简介:
徐细雄,万迪昉,梁巧转,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徐细雄(1978- ),男,湖南岳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者激励等。

原文出处:
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对企业业绩生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企业业绩除了受到经营者管理活动影响外,还受到经营者不可控的外部系统环境和企业资源状况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相对业绩的评价模型来剔除经营者不可控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反映经营者业绩贡献的客观事实,同时减少经营者风险承担,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了简要讨论。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34(2005)04-0002-06

      1 引言

      代理理论认为,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报酬和经营业绩挂钩[1],因此设计有效经营者激励契约的前提是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近年来如何设置指标组合来评价经营者业绩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经营者行为及其产出信息极其复杂,在技术上也很难对经营者业绩进行直接观测与度量。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掌握着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企业业绩的好坏,因此根据管理学的权责对等原理,一般认为企业业绩与经营者业绩高度相关,进而在实践中将企业业绩看成是经营者业绩最直接也是最终的反映[2]。

      尽管企业业绩与经营者业绩高度相关,但是它同时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外部系统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状况等,即同一个经营者在不同经营环境下付出同样程度的努力所取得的企业业绩可能会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个经营者在不同的企业资源状况下付出同样的努力也会产生不同的企业绩效,因此用企业业绩替代经营者业绩的传统评价方法并不符合经营者对企业业绩贡献的客观事实。同时外部系统环境、企业资源状况等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超出了经营者的控制范围,用企业业绩替代经营者业绩来确定其报酬增加了经营者的风险承担,不符合经济学中的“最优风险分担”原理。基于以上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探求经营者在企业业绩生成过程中的真实贡献,并运用相对业绩比较理论对传统经营者业绩评价方法做出改进。

      2 企业业绩生成机理分析

      2.1 业绩、企业业绩与经营者业绩

      业绩或绩效在英文中都用performance来表达,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在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研究者赋予了绩效不同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Bernadin、Kane、Campbell、Borman和Motowidlo等都提出了有关业绩的定义,虽然他们强调的内容各有差异,但是基本上都认可一种观点,即绩效是对个体行为的评价[3]。Murphy认为,绩效是一个人与其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4]。Campbell认为,绩效是行为,应该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会受系统因素的影响[5]。而绩效是结果的观点则认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结果,是对一个人工作成绩的记录。虽然两种观点各自强调的内容不同,但两者之间却存在必然的联系,即行为是达到绩效结果的条件之一。这一观点在Brumbrach给绩效下的定义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即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6]。

      借鉴已有研究关于业绩含义的界定,本文认为企业业绩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是企业内外部各种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系统综合反映。经营者业绩则是指经营者采取的各种管理行为对企业成长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果,它是经营者行为对企业贡献效应的一种表征结果。根据Brumbrach对业绩含义的表述,在进行绩效管理时既要考虑其结果,同时又要考虑其行为。但是由于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复杂性,在技术上很难对经营者行为进行观测与定量评价,因此实践中往往将结果作为其绩效的最终反映。要真实反映经营者业绩(行为与结果),就必须尽可能剔除非行为因素对经营者业绩结果的影响,以达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充分对应。

      2.2 有关企业业绩差异根源的理论简述

      对于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企业之间的业绩差异,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该领域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外生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内生论。

      新古典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假定认为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不同的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产业内存在的进入与退出壁垒、政府的保护与限制、产品的差异化所产生的相对垄断等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获利水平。梅森和贝恩承袭上述理论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梅森-贝恩范式”,认为企业绩效差异是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所决定的。

      企业绩效外生论对不同产业内企业绩效差异作出了解释,但它却无法解释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异;科斯开创的契约理论着眼于从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来探讨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源[7];产权归属论认为产权归属是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产权结构论认为,企业绩效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下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函数的背离,因此要改善企业绩效必须优化企业产权结构;泰腾郎、马丁和帕克等则认为产权变动并不必然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超产权论,认为只有由市场竞争促动的企业治理机制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基本因素[8]。

      潘罗斯提出企业进化论,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中被视为“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集合体[9]。Wernerfelt首次完整地表述了资源为基础的观点[10],Barne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决定了同行业中不同企业在绩效上的差异[11]。潘汉尔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能力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决定企业绩效的好坏[12]。因此企业配置、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