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斯密以来,理论家们对企业理论的认识停留在市场限制劳动分工从而导致企业规模 确定的假说上。经过新古典经济学的演绎,企业只是作为一个技术上的选择而存在。斯 密定理和技术论受到了晚近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众所周知,科斯的“市场制度的交易 成本存在决定了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流行,企业是对市场替代”的假说,开创了以交易 成本为前提研究企业理论的道路。自科斯以后,关于企业的界线与规模问题大约沿着两 条线索发展:一条是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资产的专用性 质确定了企业规模的假说,哈特和克莱茵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当专用性资产可拆分时 ,资产的专用性就不是企业规模的必要条件。另一条是以阿尔奇安与德穆塞茨为代表的 产权理论,其最著名的是“团队生产”的度量困难和高成本导致企业规模确定的假说。 通过考察,交易的方式不仅是市场和企业两种形态,大量存在的是兼有两种性质的中间 状态。市场、企业及其中间状态的交易,实际上是一系列合约,这就演绎成了合约理论 。斯蒂格勒从经验出发,用一种生存技术法来检验事实上有效率的企业规模,但没有从 技术上给出企业的最适生产规模界限,也没有指出为什么厂商会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 同的资源。近10年来,经济学界有用演绎理论来解释企业的存在的,他们多用生物学进 化论的方法,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总之,理论家们关于企业界限框定的意见是不统一 的。从标准的新古典模型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确定了企 业的规模,由于长期内平均成本不变,因此企业规模或边界的确定就是一个不动点及其 这个不动点的简单算术叠加。但是,就企业内部组成各成本的不同部分看,有些成本是 递增的,而有些成本是递减的,这样在成本变化的各个不同阶段,实际上就存在着各种 不同的企业规模选择。新制度学派和演化理论加进了交易成本和制度变化的因素,从而 在理论上拓展了要素可替代的范围,因此,企业规模的确定就由一个不动点或不动点的 简单叠加而变化成为一系列的动点,因而不能从性质上界定企业的边界或规模(注:限 于篇幅,本文未对演化理论作出评述。)。 本文旨在对近期企业边界与规模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廓清该理论发展变化的脉 络。 二、企业边界的技术框定:从斯密定理到新古典生产函数 1.斯密定理: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假说 传统的关于企业规模最著名的理论是被称作“斯密定理”的市场限制劳动分工假说。 这也是对企业界限的最早描述: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 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但是,斯密定理却造成了一个两难悖 论:如果确是市场容量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就必定是垄断;如果典型 的产业结构是竞争,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无重要意义。实际上,在现实经济中 ,垄断和竞争的企业结构是同时存在的,即使是一个垄断企业,它与其他的垄断企业也 存在激烈的竞争,不仅如此,在垄断企业内部,竞争同样激烈。依据斯密定理,如果市 场发育足够大,则将由一个大的垄断组织来提供所有的产量。但答案却是否定的,可观 察到的事实是,许多大的公司或非常多的中小企业共同占领同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由 此可推断,斯密定理存在严重的缺陷,或者说,市场容量限制分工不是导致企业规模或 界限的必然或根本理由。 斯密之后大约100年,这一悖论得到了有利于斯密定理的解决,其解决方法是简单的权 宜之计:忽视稳定性竞争均衡的条件。朝着这个方向做出努力的有李嘉图、西尼尔、穆 勒、马歇尔、阿林·杨。他们认为报酬递增规律支配着制造业生产,西尼尔甚至认为这 是一条公理。马歇尔在重构古典经济学时,既不愿意放弃报酬递增导致的垄断,也不愿 意放弃竞争(注:在一个时期中,这种统一竞争和报酬递增的方式是可以维持的,但随 着价格理论的中心转向厂商,斯密定理就渐渐地失势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而创立 了三种理论来确保两者的吻合。第一,发展了外部经济概念,厂商范围之外的经济,取 决于产业、地区、乃至整个经济世界的规模;第二,因有能力的企业家终究要逝世的, 故一个企业不可能长期处在一流管理之下;第三,每个厂商或许都处在局部垄断的地位 ,其产品的需求线是独立的、有弹性的,所以,随着产出的增加,价格通常比平均成本 下降得更快。 但是马歇尔这三个理论并不成立,甚或是自相矛盾的。就外部经济而言,它是一个相 当模糊的范畴。正如奈特(1933)教授所指出的,一个产业的外部经济或许是另一个产业 的内部经济,后者就会走向垄断;前一产业作为后一产业的消费者,也就不一定能分享 这种“经济”。既然对于流行的分析技术来说,外部经济(注:外部性:在企业理论中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将外部经济内部化是解决该问题的好方法,也是纵向一体化的理由 ,持该种观点的有著名经济学家米德等人。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 认为外部性的根源是产权不确定或确定产权的成本太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外 部性问题,而纵向一体化不是最好的或最具效率的解决方式,相反有些资料显示纵向一 体化的方法可能是很差的。)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因素,因此它越来越被忽略。同样地, 马歇尔的第二个理由也越来越不受重视,其原因不像外部经济那么明显,且分析方法不 能很好地和静态经济学吻合,也不能方便地纳入到成本、需求曲线中(特别当不使用代 表性厂商概念时)。进一步看,如果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正像马歇尔所描述的那样强有 力,那么高素质企业家的持续存在就不一定是取得垄断的必要条件。明显地,一家大厂 商若因企业家素质较差故而内部扩张较慢,可通过兼并令其迅速成长。马歇尔的第三种 理论:单个厂商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线,也失去了通用性,因为这和严格定义的完全竞 争不相吻合,而后者越来越成为经济分析的标准模型(注:在上世纪30年代,不完全竞 争和垄断论(如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倡导者重新发现并广泛使用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 线,但他们并非以此考察一个产业或整个经济的运行,而是用价格理论来研究厂商的生 理和病理。所以,表面上看来,他们的分析方法虽然和完全竞争模型相悖,但在实质上 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