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价值链向市场价值链的战略性转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善乔,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210004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企业价值链演变为市场价值链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应顺应这一趋势,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思维定势,加速企业价值链向市场价值链的转变,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化竞争与合作,形成强大的协同优势,以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价值链正在向市场价值链演变。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竞争的范围正在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向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扩展。这一变化导致新世纪的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一、企业价值链及其外化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寻找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理论。波特指出,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换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多种活动的结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在波特关于价值链的理论研究模型中,企业产品的价值创造活动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部分组成。基本活动包括采购、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环节,辅助活动包括计划、财务、人事、研发、设计等环节。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之处,不是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某个单一环节上,而是贯穿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企业产品的价值是每个环节都参与创造的结果。从投入到产出的每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增值,构成企业的利润。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注:〔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波特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企业内部活动的秘密,把企业竞争的内涵通过价值链反映出来,既说明了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艰难,也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指明了路径。但波特这一理论是把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和营销等一系列环节当作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即从企业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开始,通过生产转换和市场营销等活动,把产品或服务最终传送给顾客的过程。该理论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运作和对自身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忽视了通过市场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因此,可将这种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称之为企业价值链,这是一种传统的价值链理论。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展和兼并联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优势突显。但同时也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增加、机构臃肿、程序僵化、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企业内部降低成本的源泉日益枯竭,竞争优势得而复失。20世纪90年代初期,迈克尔·汉默和詹姆斯·钱彼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希望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彻底改造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职能部门,使企业在成本、质量、速度、开发能力、盈利水平以及顾客服务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改善,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再造工程确实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但由于其根本着眼点仍在于提升企业内部价值链效率,而企业内部效率提升的边际效益在明显递减,并且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难以营造出长久的竞争优势。实践中企业再造并非一帆风顺,据汉默说,70%都失败了,有很多企业甚至放弃了再造工程。

      于是,一些企业开始摒弃那种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等都自己做的管理模式,把着眼点移向企业外部,在全球范围内同相关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寻求企业外部资源的挖掘、整合以及外部效率的提高。这便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外化。具体地说,生产企业将原有的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领域,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仅保留关键的环节(最擅长的一部分核心功能),而将其他环节虚拟化,即减少投入或放弃某些环节,借助于市场寻求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这些合作伙伴拥有本企业暂时不具备或不突出的能力。这种通过市场交易关系而形成的新的价值链可称之为市场价值链,它能够迅速增强企业乃至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

      随着企业价值链的外化,不少企业加速了企业价值链向市场价值链的转变。例如,在计算机制造行业,以前IBM、DEC承担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的开发到生产、交换、售后服务的全部工作。而现在,生产操作系统(OS)是微软,控制微处理器(CPU)是英特尔,整机是康柏,物流是专业的运输公司,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外化为市场价值链,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当企业价值链向市场价值链转变成为企业普遍的战略模式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被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所取代。

      二、企业价值链向市场价值链转变的背景及动因

      在科技加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整合外部资源。因为单个企业孤军奋战是困难的,只有融入由多个企业组合而成的市场价值链中才能生存发展,取得竞争优势。这既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单个企业资源有限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内部结构更加复杂。有些行业(如电子、汽车、航空等)的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营销所形成的价值链很长,单个企业资源有限,难以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如果核心企业把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工作都看作是本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让员工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大量的、辅助性的且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不仅辅助性的工作做不好,还会影响关键性的起核心作用的工作,最终影响整体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水平。即使企业拥有非常充足的资源,一切都由自己做,显然也不经济。由于市场环境、技术环境从过去相对稳定和可预料变得动荡多变,难以预测,开发成本上升,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失败机率增大,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单个企业势单力薄,而在相关企业组合而成的价值链中,各企业在某个特定环节上均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并且企业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形成强大的合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