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基于对769家国有企业跟踪调查样本的判断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利英,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 郑州 450002

原文出处:
经济科学

内容提要:

现有文献对我国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幅度的判断存在分歧,有人认为经济改革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持续增长,有人认为其生产率增长至多为零。本文运用对769家国有企业1980-1999年间的调查数据,用时间参数法对样本企业的生产率长期变动趋势进行测定,发现除个别年份外样本企业的生产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并且不同规模的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尽管大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但小规模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要快于大中型企业。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字号:

      一、导言

      中国以放权让利和市场化取向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何评价渐进式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微观绩效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大量的研究力量和学术资源被投入到我国工业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价中,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从改革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入手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但由于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使用的数据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同,在结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观点甚至大相径庭。乐观派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如陈宽等人发表了“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变动:1953-1985”的研究论文(Chen,et al,1988),发现改革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改革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1978-1985年间增长率达4.8%-5.9%;Jefferson,Rawski,Zheng(1992)发现1980-1988年国有企业的TFP年均增长2.4%,集体企业年均增长4.63%;Dollar(1990)认为1975-1982年样本企业的TFP年均增长4.7%;但悲观派则对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持消极态度,认为中国的改革并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如Woo et al(1994)认为1984-1988年间国有企业的TFP增长最多为0,在有些行业甚至有所下降;而近期的研究结果如Jefferson,Rawski,Zheng(2000)显示尽管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个长期增长但90年代以来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

      到目前为止的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980-1999年间我国四省份769家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率的长期变动趋势的经验分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评价提供新的经验支持。

      本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介绍所用样本概况和数据处理的细节,第三和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和结果,最后是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样本概况和数据处理

      用于本文分析的是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持的企业调查得到的面板数据。这组调查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80-1989年有样本企业769家,第二阶段1990-1994年有样本企业752家,第三阶段1994-1999有样本企业441家,调查主要针对国有企业,样本分布在吉林、江苏、四川和山西四省,涵盖了39个行业,几乎跟踪了我国企业改革的整个过程。这一调查数据样本量之大,调查涵盖时间之长,调查范围之广,调查内容之全面使其能够从一般意义上代表样本期间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为研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效率的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该调查是委托各省的官方机构进行的,在样本选择的规模分布上与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相比存在有向上的偏差。比如在1990-1994阶段的调查中,大型企业的比重占23%,中型企业的比重占55%,小企业的比重只占25%。在实证结果的分析中必须对这一偏差给与足够的注意。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改革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之所以存在意见上的分歧,一方面在于不同的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不同,有的研究运用总体数据,有的研究运用样本企业的数据,由此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差异是可以解释的。另一方面在于不同的研究对数据的处理不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不管是运用何种方法,选择何种函数形式,都必须牵涉到以实际或不变价格衡量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所以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于对投入和产出数据的平减和处理的准确度,即使是运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同样的样本,对数据的平减和处理不同就会导致结果上的很大的差异。因此,处理和平减数据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的关键环节,为了得到尽量真实准确的企业数据,在吸收现有文献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数据做以下调整:

      第一,产出指标的选择及其平减

      在现有文献中,对产出变量及相应的投入变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研究(Jefferson,Rawski,Zheng,1992,1996,2000;Woo,Hai,Jin,Fan,1994等)用总产值对劳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进行回归,而有的研究(Chen Kuan,et al.1988;Dollar,1990;Liu,Liu,1996等)用净产值对劳动和资本回归。从理论上来讲,资本和劳动投入足以反映企业的投入增值关系,其他中间投入品不过是将原值复制而已,并不能创造新增加值。因此,就效率分析的角度而言,只有资本和劳动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投入变量。因此,本文选择了用净产值对劳动、资本进行回归的形式。

      以往的研究中往往用名义总产值除以实际总产值得出的隐含价格指数平减净产值,这种平减一般具有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净产值缩减指数是一个总产值的缩减指数和中间投入的缩减指数的加权组合,只有当总产值价格指数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相等时,二者才一致。但是,在中国,总产值价格指数一般低于中间投入价格指数,这是由于价格放开前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于消费品等最终产品而言,价格被压低的程度更大,因此价格的放开导致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整体上快于最终产品的价格。这样,用总产值价格指数缩减净产值势必带来对净产值的过度缩减,从而低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本文首先用总产值物价指数和中间投入物价指数分别平减名义总产出和名义中间投入,然后将平减后的总产值和中间投入相减得到实际的净产值,即:

      Dnety[,it]=Dgroy[,it]-Dinter[,i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