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竞争力边界透视

作 者:
周建 

作者简介:
周建,南开大学 国际商学院,天津 300071 周建,南开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资源基础论(RBV)、企业网络组织与治理。

原文出处:
当代财经

内容提要: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等于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后者的形成条件为企业竞争力的边界。根据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不仅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且在一般意义上取决于和竞争优势转变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条件密切相关的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的分析维度。将战略管理理论有关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的讨论,继续推进到了可供分析的、范围更广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以此分析框架为基础,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条件因素将有所增加。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4)01-0067-05

      如何认识企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企业层次的问题,而且是产业和国家层次(Porter,1990)的问题。波特用“竞争优势”的观念,从价值创造角度解释了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为什么会有绩效差异的原因(Porter,1991;波特,1988)。企业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企业认识自身所处的产业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整合的产物(Porter,1996)。不过,波特的这种思想带有某种静态分析的属性(Barney,2002),并没有解释企业为什么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Foss,1996)。根据这样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波特的竞争优势出发,尝试探讨基于这种观念的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边界,给出一个基于企业战略理论的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的分析框架。

      一、文献简述

      波特通过价值链和“五力”模型的应用,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机制反映在经济学投影的投入产出的价值链上,构成企业内部组织的工作流程或者制度安排等结构因素,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等,被看作是价值链中的“辅助(secondary)活动”,而非“主要(primary)活动”。因而,虽然可以通过价值链看到企业在各个环节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使用价值,但这样的分析框架实际上忽视了企业内部组织中的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相应的效率,并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等于竞争优势的延续吗?或者竞争优势等于企业竞争力吗?

      所以,波特的竞争优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具有企业长期竞争制胜竞争对手的力量?本质上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延续问题。

      显然,透视企业长期竞争制胜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边界,需要以适当的企业观为前提。不同的企业观提供了不同的边界条件。经济学的逻辑一致性和和管理学的实践视角提供了这样的分析结果。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逻辑框架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中,企业竞争态势通过均衡状态的市场结构反映出来(卡尔顿,1998)。不过,SCP却似乎越来越难以体现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加速度发展的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行为(Porter,2001)。因此,原则上,当产业的界限可能模糊时,这种分析工具的时效性有待补充。

      补充的视角之一,是将企业作为交易对象加以考察。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生产函数性质到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交易”对象性质,企业的竞争状态开始从抽象的,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市场结构,向根据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取舍的“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Coase,1937;Williamson,1999)变化;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思想推到内部组织范围内不对称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使得企业成为基于企业的信息集合体(Amin等,2000)。但字面上的“交易成本”固有的或多或少的同义重复,使得这种学说的解释力量大打折扣。因此,这样的逻辑思路预示着有关企业竞争状态的解释,可能需要继续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组织环节中去。

      “交易成本”的思想表明,企业的市场状态是一种交易成本非零的状态。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是继续解析企业内部组织的逻辑基础。因此,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市场结构的产物,或者是企业组织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核心属性是均衡状态下企业经营实践的结果。

      显然,这种竞争优势思路回答了竞争优势的生成。不过,对于资源构成非同质的企业经营实践来说,却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绩效差异的深层次问题。即竞争优势蕴涵着如何延续竞争优势这样的动态问题,换句话说,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分成生成和延续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从企业的战略经营实践来说,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这种转化条件,就是企业竞争力的边界。

      在有关企业竞争力的边界讨论中,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学者巴尔尼(Barney,1991)和彼德拉芙(Petaraf,1993)的研究(Foss,2000)。他们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将波特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集合或边界。

      巴尔尼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应用企业战略的结果。战略诱致的竞争优势是否是企业拥有的长期强于竞争对手的力量,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企业的战略是应用企业个别资源的结果;其次,企业竞争优势是个别资源具有某些条件的结果,重点问题是这些条件的结构。具体来说,推动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才能推动竞争优势向可持续竞争优势转化。这些条件分别是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非替代性。彼德拉芙的陈述和巴尔尼类似,只是经济学的分析成分更大一些(Peteraf,1993)。

      图1显示出这两篇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献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虽然巴尔尼着眼于分析企业单个的资源状况,而彼德拉芙着力于分析产业组织结构中企业集合性资源状况,且资源的价值明确用基于供给弹性的租金来度量。但两者其实都想证明,企业竞争优势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唯一表现,竞争优势的延续需要若干条件的支撑。这特别体现在彼德拉芙对产业经济学“壁垒”(barrier)思想对资源价值创造的分析。

      

      图1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边界

      上述文献对企业竞争力的边界讨论的重要性得到了战略管理界的共识(Barney,2001;Foss,2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