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是中国较早实施海外战略,并卓有成效的企业之一。但其战略似乎无法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例如,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10倍,海尔却在美国投资设厂,因此被批评为作秀之举。然而据来自海尔的消息,海尔在美国市场却是大获成功。1999年,海尔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仅为3000万美元,而2002年已达2.5亿美元。原因何在呢?海尔的海外战略背后,是否有可以由经济学解释的逻辑呢? 一、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 在经济学看来,两种外观、质地、性能等等完全相同的产品,因品牌不同,而成为两种不同的产品。品牌包含了有关产品的综合信息,包括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的水平等等。这些信息具有价值,不仅因为是“好”的信息,而且因为其可信。以品牌为标准,没有品牌并不意味着产品一定“坏”,却不保证品牌所保证的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水平。因此,品牌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信息成本的节约。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检测、试用或者出现问题后索赔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这样做是要花费成本的,如果他们认为这些成本高于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价格差额,选择品牌产品显然是值得的。在竞争性市场中,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显然存在着价差。假定非品牌产品和品牌产品在品质等方面和成本上完全是一样的,但人们并不知道有关品质的信息,这个价差恰好是在生产成本决定的价格基础上,由边际信息成本和对产品的边际效用的均衡决定的(见图)。在现实中,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表现为档次不同。品牌产品一般为中高档的产品,而非品牌产品则为低档产品。
说明:由于假定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在外观、质地和性能上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成本也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也是相同的,在不考虑信息成本的情况下,两者的价格(Pp)也是一样的。然而如果信息是有成本的,且信息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在缺少充分的信息确定产品的质地和性能时,产品有可能是一种质地较差的廉价货,人们对它的评价(D′)较低,且成本(S′)也较低,其价格(Pl)也较低。人们有可能用价格Pp购买只值Pl的产品。为了避免这一损失,人们愿意支付信息成本,直到信息的边际成本(IC)加上由生产成本决定的产品价格(Pp)等于产品的边际效用为止,由这一点决定的价格为Pt。如果品牌给出这所有有关信息,只要品牌的价格略低于信息成本,在这里即Pt-Pp,人们就愿接受。于是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差价就约等于Pt-Pp。 将非品牌产品与品牌产品视为不同产品的看法,实际上将“品牌”看做是区别两种产品的重要因素,也是品牌产品内在具备的一种属性,我们也可以将增加“品牌”这一属性看做是生产品牌产品的一道工序。既然是一道工序,就既可以在企业内生产,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表达为:企业内生产:(非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产品 从市场购买:非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产品 上面的括号代表企业的边界。在现实中,用市场合约将非品牌产品与品牌结合起来的例子有很多。如格兰仕的贴牌战略,就是将非品牌产品卖给拥有品牌的经销商,后者贴牌出售。双方各得其所。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大批量购买格兰仕非品牌产品的经销商来说,辨别产品品质的成本因规模巨大而得到节约,格兰仕本身也会在企业伙伴之间的信任上投入资源,但其成本比赢得众多消费者的信任要低得多。格兰仕与其伙伴之间肯定分享了节约信息成本的好处,至于在企业内“生产”品牌,例子就更多。海尔就是一例。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大概也可以用科斯的企业理论来解释,即品牌交易的费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将在后面做更详细的讨论。 二、品牌的经济性质 既然品牌产品的价格高于非品牌产品,将未来要出售的所有该品牌产品高于非品牌产品的差额加总,求其净现值,即将其资本化,就是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例如,某品牌产品的价格高于非品牌的同类产品200元,预计可销售20年(假定为该品牌的寿命长度)共约400万台产品,品牌的预期收入约为8亿元,如果贴现率为5%,则该品牌价值约为3.02亿元。 品牌既然是一种资产,就有与其它资产的类似之处,即第一要对其投资,第二要使用。从投资角度看,已经完成的“生产”品牌的所有投入,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无关,因此对品牌的投资具有某种固定费用的性质;从使用角度看,在大多数情况下,品牌资产覆盖了企业所有产品,即企业的所有产品都“使用”品牌资产。与企业的所有其它资产相比,如一个工厂的设备,或一个产品的设计,品牌资产的覆盖面最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具有最强的规模经济性。与品牌相比,所有其它投入都可以近似地视为变动费用,如在已经拥有的品牌中再加上一个新的产品品种。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函数近似地看成如下的形式: C=T+βx(1) 其中,C为总成本,T为对品牌的所有投入,β为变动费用亦即边际成本,我们假定其为一个不变的常数;x为产量,为变量,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C除以产量x。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