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其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它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 为什么企业需要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道理是一样的,社会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法制,但法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除法制之外,还有社会道德。如果法制的制定超越甚至违背了人们的心理水平和道德水准,那么它必定是无效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固然处于法制的强约束之下,但它的多数行为却都是在道德的软约束之下进行的,尽管这种约束可能是无形的和不自觉的。企业管理也是这样,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规章制度也不能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你可以规定职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却不能使他在这10小时内尽心尽力。如何使职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便是企业文化的功效了。 目前,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的数量已超过了蓝领工人,而脑力劳动的绩效相对于体力劳动来说更难以考察,使员工自觉为企业效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便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外,一些历久不衰的知名企业也以其自身的成功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松下幸之助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假如一个企业没有长期的经营理念作支撑,即便红火一时,其结果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于企业文化问题开始重视起来。 企业文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题目,那么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我个人认为包括经营性企业文化、管理性企业文化和体制性企业文化三个部分。 什么是经营性企业文化? 所谓经营性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对外经营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经营性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效结合 长期以来,企业的唯一经营目标经常被简单地定义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今天企业经营的社会性已经越来越突出,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越来越趋于统一。谁忽视了社会利益,谁就难以在社会站稳脚跟。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来看,一味只知道自己赚钱而不顾及任何社会利益的企业,也很难为广大老百姓所认可。不为老百姓所认可,企业也就难以发展壮大。因此,只有获得企业和社会的双赢,才能赢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应当具有社会责任的。 2000年,北京的鲜奶市场发生了动荡,一些不良的订奶服务公司在收取了顾客的订奶费后卷款潜逃了,许多市民交了钱却没有人送奶,一时怨声载道。这时,北京市最大的乳业公司——三元公司,毅然决定把当月所有的送奶任务接下来,不仅向订购三元奶的顾客,而且向订购其它品牌鲜奶的顾客免费送奶。从表面来看,三元公司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损失,做了一笔赔本的买卖,一下损失了几十万元。但实际上,三元公司此举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政府部门分了忧,同时也赢得了大批的用户,所获得的长远利益是远远大于一时的损失的。 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无不印证了这一点。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公司,与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提倡的“产业报国”精神是分不开的。松下规定企业的基本经营原则是:“认清职工身为企业人的责任,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的福利,致力于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松下还说:“如果我们的工作不受社会的欢迎,则不能期望从社会获得报酬。”因此,企业不应以盈利为唯一宗旨,盈利只是对服务的报酬。 企业的价值观念要想被全体职工所认同和接受,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只有体现社会使命的价值观才能将企业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在一个企业中,越是下层职工,往往就越难于接受企业的经营目标,“对洗碟工和清洁工来说,公司的社会和人道目标比市场份额目标更具有吸引力”。 规章制度重要,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何使职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便是企业文化的功效了。 2.市场有效需求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有效结合 经营都存在风险。经营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决策风险,是市场风险,它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如果该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已经出现,但企业不能够顺应潮流更新换代,而是抱残守缺得过且过,一旦原有的产品过时淘汰,企业的整个生命也就完结了。反过来,如果企业制订的目标过于超前,所研制的产品即便在将来有着美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缺乏有效需求,甚至不足以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会陷入困境。没有现在,也就无以图将来。企业将市场的有效需求与需求发展趋势有效地结合起来,固然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决策能力,但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可以对之产生支撑作用。因为企业文化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原则和方法形成的“传统”。传统可以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地经营和规避风险。 在90年代初期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将目光瞄向了未来尖端市场,如高档别墅、写字楼等,这些产品利润丰厚,而且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获得了开发商的青睐。问题是在国内目前以至在将来的几十年间,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住得上这样的房子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大众住房消费才是住房消费的主体。多数房产开发商不知道这个道理,结果1993年底国家宏观经济一整顿,纷纷陷入困境,甚至很多建筑无限期停工,成了城市的“疮疤”。多数房产商的失败,与其贪图暴利、好高鹜远的心态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