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 激烈企业竞争的全能时代

作 者:
曾鸣 

作者简介:
曾鸣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学术主任

原文出处:
《国际商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如何在中国市场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一直是令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以1997年为分界线,可以把1978至1997年的竞争称为第一回合的竞争,从1998年开始的竞争称之为第二回合的竞争。

      第一回合竞争,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在不同行业的竞争中,各有输赢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断壮大与深入。到2000年底,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总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企业总数达到40多万家;财富500强中60%的企业,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或者办事机构。其中15家企业,已经建立18家R&D机构。同时,到1999年,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已经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5%左右。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一开始被打懵了后,很多企业已经慢慢缓过劲来,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在不少行业里,中国企业已经初步站稳了脚,甚至取得很大成功。比如说彩电业,从1991年中国企业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30%,今天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80%;从1994年开始,以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大屏幕彩电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1994年不到10%的市场份额发展到最近7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PC行业同样如此。在1991年以前,由于政府保护的原因,中国的品牌机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1991年市场开放,以IBM为代表的跨国公司进来以后,就迅速地击垮大部分中国企业。但是从1993年到1997年,经过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的艰苦努力,中国企业又重新夺回了PC市场。

      经过第一回合竞争,有些行业,中国企业取得了优势的地位,比如电视机、冰箱、空调、PC等。但在另外一些行业,跨国公司占据了主导地位,最明显的是手机,然后是化妆品、洗涤剂、碳酸饮料等。

      为什么在冰箱和PC这些行业里,中国企业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但在另外一些行业,比如说手机、化妆品,为什么中国企业就难有作为呢?

      竞争环境变化

      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里高速发展,但是目前面临着一个转型的挑战。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甚至有的是50%以上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价格战非常激烈,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虽然中国企业在某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新经济的影响在这个竞争环境里,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第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将进一步减免关税,放开市场,开放以金融、电信等为代表的传统垄断行业。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联合程度会越来越大,这种整合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一方面,宏观经济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速度明显放慢,GDP连续三年一直徘徊在7%至8%之间;同时,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在“十五”计划中也强调,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怎样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基础结构以及行业结构。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行业结构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很多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效率低下,价格战激烈,企业亏损严重。这些行业一定要变,问题在于怎么变?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适应变化,促进变化,甚至利用变化来达到在下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绝大部分中国市场,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比如啤酒行业,中国有800多家厂商,经过这几年的兼并、淘汰,目前依然还有500多家厂商。而且市场前几名的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最近重新获得市场第一的青岛啤酒在全国范围内的份额也只有5%。中国市场的前四名厂家——青岛、燕京、Asahi和Interbrew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只有百分之十几。与此相比,美国啤酒业的前三名厂商就占据了整个市场的80%以上的份额。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中国与美国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另外一些行业,行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比如冰箱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冰箱行业迅速发展,企业不断壮大。在冰箱行业,中国企业前四、五名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已经接近了60%至70%。美国目前前五名厂商占到百分80%至90%的市场份额,在冰箱行业,中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

      新态势,第二回合的竞争会比第一轮的竞争更加残酷和激烈

      在第一回合竞争中,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上各有输赢。但是竞争状况在过去的三年之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彩电行业,大家一直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优势,但是最近可以看到,彩电市场跨国公司市场占有率已经由1999年的10%上升到2000年的30%,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向变化;大屏幕市场上东芝一家厂商市场占有率就将近30%;同时在29寸到34寸的平面市场中,索尼仍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在背投市场上,基本上是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彩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上。同样地,在电冰箱市场上,中国品牌在1997年就已经占到市场的80%左右。但是在2000年,跨国公司市场率重新发展到近30%,他们第二轮的攻势非常强有力。例如,伊莱克斯进入中国刚3年,市场占有率就接近13%。今年的统计数据如果准确,那么伊莱克斯已经排名中国市场第二位。在空调市场上,外资品牌的空调已经稳步增长,尤其是1999年,夏普、日立、三菱等,纷纷走出了前几年亏损的低谷,增长明显高于整个空调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同样的情况,大家可以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里面观察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