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这是在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已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出台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记者了解到,按照这个《意见》,凡属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将成为国家鼓励和扶持的重点。中小企业设立审批程序将予以简化,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者外,有关部门不得在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前设置前置审批条件。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应采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必要措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有效扶持。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以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或创办中小企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和信用担保、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方面。此举让我国近千万家中小企业有了同国企一样的“国民待遇”。 据了解,早在今年七月底,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就表示,将尽快实行各类企业的“国民待遇”。他说,凡对外开放的投资和市场准入领域,亦将对中小企业全面放开。 另外,记者从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除《意见》外,我国今年还将推出一系列法规、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而像今年这样如此大力度地扶持中小企业是从未有过的。 有机遇并不等于成功 中小企业能够争取到今天这个“国民待遇”,确实不易。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六成和四成左右,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到全国零售网点90%以上。近年来,工商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全社会的75%,中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这类企业就业。 那么,获得“国民待遇”的中小企业今后将有哪些发展机遇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曾撰文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三大机遇。契机之一,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他说,在我国,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也有少部分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但毕竟数量有限,有待进一步发展。反过来说,中小企业并不都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这就是“抓大放小”中的“小”,即放开、搞活的那一部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绝大部分国有小企业也要民营化。别小看这个放小,实际上是一个促大的过程。小企业搞活了,大型企业的改革就有了更好的条件。 契机之二,是中国即将加入WTO后面临的新的改革开放形势。 他说,加入WTO后,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全球化国际生产, 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在扩大对外产业开放的同时,有必要尽快实行广泛的对内开放。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领域将大大扩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努力通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要通过这个过程来培育和造就我国的民营企业家。 契机之三,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新的历史性机遇。 不过,他同时强调说,有机遇并不等于可以成功。关键还是靠自己努力。 尽快走出“守网待兔”的误区 几乎一致的观点:电子商务最先威胁的是中小企业。 美商网全球CEO童家威说,就中国而言,比较分散、 规模小的企业、行业受影响更快。已经形成一定垄断的、比较集权的行业,比如石油化工、冶金制造这种大规模的资本集成的行业,互联网发展得就比较慢。因为这种企业国外有好多分支机构,他自己的信息工程也比较通畅,他的客户群往往也就是国内外的几家大公司,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通畅。另外,互联网所带来的第一项革命性的、对生产力提高影响最大的就是信息流,后面才是物质流。 他认为,信息流对国内外的中小型企业来讲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比如国内有很大出口潜力,互联网就是一个最快的也是最便利、成本最低的方法,很快买家、卖家就能见面。这对分散型尤其是中国这样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出口,特别有利。 但是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却存在许多误区。有的不是为了应用电子商务,仅仅是出于从众心理而为之;有的并非是对新经济抱有紧迫感,只是出于对物理商标价值敏感的延伸。企业信息化也好、电子商务也好、对他们来说是很遥远的事,先安排好“位置”等以后再说。甚至还出现了挖空心思,抢注有创意价值的域名以便“囤积发财”的现象。 还有的只认识到了网站所起到的“信息流”功能的一面,不能深层次地利用网络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全方位地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等等。 专家认为造成“误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认识”两字。互联网就像一个金矿,它所蕴藏的财富只能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加深而显露,如果你只发现了其中百分之十的内容,那么你也就只能获得百分之十的收益。如果你领会了它全部的“内涵”,那么你就是个百万富翁。互联网还是个无形的东西,它毫无规律可供准确借鉴。传统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自己量身定制出面向网络的发展战略。一旦准确选择了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便会走上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