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124(2000)01-0076-0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其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及活跃市场、扩大出口、技术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难,其中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 我国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以及现行体制、政策等影响,融资非常困难,只能借助有限的内部资金。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其发展。 1、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政府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对中小企业普遍重视不够。同时,企业的规模越大,与有关政府部门接触的机会就多,因而这类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显现的渠道也就较多,相应地就比较容易引起政府的重视。另外,我国的金融机构又主要是以国有为主,特别是在当前,政府出于对社会稳定和职工下岗等问题的考虑,一般不希望大型企业出现问题,这样就会促使资金进一步向大型企业倾斜。 2、融资体制上的障碍。 对不同企业的融资政策没有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中小企业从金融市场中得到的资金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不相称,很少得到政策上的优惠。一方面,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上由于普遍缺乏担保,资信较差,按现行的信贷政策,相当部分中小企业被排除在银行客户之外。银行对中长期贷款基本上是只收不贷,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上也很难得到关照,按照现行股票发行原则,地方政府往往只优先考虑大中型企业上市,以便多争取发行额度,这也使中小企业失去了上市机会。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也因中小企业发行额度小难以获准发行债券。因此,只能借助极有限的内部资金以及通过社会集资等方式融资,其中很多手段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3、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条件不足。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其自身条件,使之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人才缺乏、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规模经济效益差以及信誉度下降、财务资料不健全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小企业过去的优势逐渐消失,多年来粗放式经营的弊病日益显现:如经营困难,效益滑坡,资产负债率高,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实际偿债能力差,欠息严重等。处于创业时期的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因没有多少有形资产作抵押,得不到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更不畅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融资担保机制。中小企业在经营中, 总是面临着来自市场不确定、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风险。而各银行要求信用等级必须在A级以上的企业才能提供担保, 但真正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有限,中小企业寻找担保比较困难目前,很多企业法律及风险意识增强,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变得十分慎重,一般不愿为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担保。同时,办理抵押贷款手续繁琐,短则20天,长则几个月,影响了贷款资金及时到位。而且办理抵押贷款收费占利息的30%以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另外,受拍卖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抵押财产变现难。按现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抵押物变现所造成的损失无法处理。因此,一些商业银行对办理抵押贷款积极性不高,对办理抵押手续提出一些额外限制条件,如放款时先预扣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抵押等。 5、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费用高、风险大的问题。 在信贷投放上,银行实行了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一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及业务拓展能力不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分支机构信贷权力受到限制,这就加大了分布于广大农村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大部分银行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将贷款风险与信贷员的奖金、工资、晋升等挂钩。这种对银行工作人员的激励是单向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赢利性则要求较低。激励的不对称使许多信贷员为了规避个人风险,对贷款发放极为审慎,多愿将贷款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某些中小企业在贷款时的不规范手段也使信贷员心有余悸,望而却步。金融机构向企业融资手续、程序复杂办理1亿元贷款和办理100万元贷款的手续大体相当,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金额总量比较小的,中小企业户均贷款量是大中型企业的千分之五左右;且频率高,中小企业同一时间中贷款次数,即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约为对大中型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的5倍。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是不经济的,从而抑制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二 要使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困难得到有效解决,须大力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1、提高认识,抓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契机。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科技手段的大型化和生产经营系统化的发展,使生产组织规模和资本集中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为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科技手段的小型化,部门、产品和工艺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以及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又使生产组织和资本规模具有分散的趋势,为各种非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净产值和固定资产值均超过60%,日本达到90%,英、法、意等达80%,而我国只有30%~40%,显然发展空间很大。政府有关部门要努力拓宽资融渠道,消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