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困难企业的一种手段,兼并“这剂药”不能乱服,对症下药可以搞活企业,而试图通过兼并“这剂药”拯救必须破产的企业,只会招致企业更大的亏损。 福建省近年两起大规模的国企兼并案成败的实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98年4月,在福建省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条件,省财政注入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号称”拥有31亿元资产的福建九州商社兼并了总资产达43亿元的中福公司。 同年12月,也是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福建省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年产120万吨水泥的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兼并了年产水泥90 万吨、总产量在省内位居第二位的福建顺昌水泥厂,组成了新的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年水泥产量位居全国水泥行业排名的第三位。 一年多过后,上述两起兼并案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中福公司被兼并后,没有找到扭亏途径,债务危机并未化解,最后中福公司和九州商社只得分道扬镳。而福建水泥兼并顺昌水泥后,形成了强大的整合效应,产量和效益均创新高。 兼并还是破产 中福公司是198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有对外经贸企业, 是福建省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由于管理混乱、经营决策失误, 亏损严重。 到1997年底,中福公司的总资产为30.68亿元,总负债高达35.63亿元。到1998年底,其负债总额已达到43.96亿元,各项亏损超过20亿元。 1998年11月,中福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合建公司宣布破产,受为合建公司提供7.69亿港币银行贷款担保的牵连,加之自身的巨额亏损,中福公司整体破产已经在所难免。 福建顺昌水泥厂是“七五”期间中国利用澳大利亚政府混合贷款建成的国家重点项目,1985年动工兴建,1991年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近年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但自1987年国家对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后,该厂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二期工程迟迟不能上马。 到1997年底,顺昌水泥厂的资产为7.9亿元,负债8.4亿元。但顺昌水泥厂所在的南平市是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顺昌水泥厂被兼并后可享受优惠政策从而减轻2.06亿元的债务负担,企业的净资产将转负为正。如果降低顺昌水泥厂的高负债率,扩大生产规模,这家企业还是救得活的。 优势能否互补 如果中福公司破产,将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将牵连为其贷款提供担保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福建有关机构在港形象将大受影响。在这一背景下,1998年年初,省有关部门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认为在省内找一家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实施企业兼并、救活中福公司是一条较好的出路。 几经筛选,最后选择了九州商社。理由是九州商社是一家综合性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上市公司九州股份,近两年在福建先后兼并了16家亏损的国有工业企业,有兼并企业的经验。但当地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九州商社是主业不突出的混合制公司,而中福公司经营的重点是国外工程承包,两者结合,达不到优势互补。福建水泥的主要优势在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具有规模效应、经济效益好,作为上市公司又有较好的融资功能,资金较为充裕,其不足之处在于公司场地有限,缺乏建设新生产线的预留地,不能按招股说明书的承诺上马四号窑生产线,严重妨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 福建水泥兼并顺昌水泥后,通过强强联合,既有利于发挥顺昌水泥现有配套工程的富余能力,实现企业的规模效应,又能为福建水泥的富余资金找到出路,即为顺昌水泥厂建设二号水泥生产线,比自身新建生产线节省大量投资。 双赢是个标准 当地经济界人士认为,九州兼并中福,虽然延长了中福公司的生命,但却造成了中福公司亏损的进一步加剧。在这起兼并案中,福建省财政又白白投进去了两亿元资金;九州商社为解决中福公司债务也先后投入部分资金,至于其它方面的付出更是难以罗列。 而福建水泥兼并顺昌水泥后,立即着手顺昌水泥二号生产线的建设,这条新的生产线年产熟料2000吨,预计到今年年底竣工,届时新组建的福建水泥公司的主营规模将达到年产水泥300万吨, 一跃成我国特大型水泥企业,其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去年是兼并的第一年,两企业水泥的销售均创历史新高,分别突破120万吨和90万吨, 全年实现利润8352万元,其经营业绩在全国建材行业的26家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出现了喜人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