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经济控制力作了全面具体的阐述。对照《决定》精神,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属于退出的范畴。要正确理解“退”,更要重新认识“进”。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国有经济比重的“退”,是为了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换来国有经济功能的“进”,赢得国有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控制力和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因而,在“进”的问题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进”的通道。 一、以“调”求进,通过结构的优化整合谋求新的发展 国有企业大多负担重、设备老化、技术层次低,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大力调整结构,放开搞活。把调整所有制结构与招商引资、吸纳国内外资金结合起来,与优势企业低成本扩张、规模化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国资、民资、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活力。一是集团化,推进资产重组。对外,紧紧抓住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低成本扩张的机遇,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按照不求其纯、更求其强,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其名、惟求其得,不求控制、但求发展的要求,主动走出去挂靠联合,进行全方位、开放式资产重组。对内,加快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优秀企业家聚集,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把骨干企业搞大搞强,小企业培专培精,有效资产得以充分利用。二是产业化,依托农业办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相互依托、相互长入、相互融合,实施工农联动,大力发展产业化项目,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组建新的龙头企业,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多次增值和补偿,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外向化,利用外资嫁接。通过多渠道引进境外、县外资金,兴办企业或嫁接现有企业,以尽可能少的国有资本控制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做到以少控多、以整控散、以质控量,使这些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开放式流动重组中保值增值。 二、以“退”为进,通过产权制度的重塑谋求新的发展 《决定》提出国有经济从一般行业中退出,这里所谓的“退”不是减法,简单的退出,它可能是乘法,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退出来,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空间;从矛盾重重的困境退出来,进入到充满希望的新天地。这样的退包含着进,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也为国企结构调整注入催化剂。“退”的思路可以是,好企业优先“退”,差企业彻底“退”,难企业先破后“退”;大企业分块“退”,小企业快速“退”,改后企业继续“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稀释国有股份,扩大民营股,“退”出国有经济行列,“进入”新天地。“退”宜采用的形式,可以“卖”,对无净资产或净资产较少的企业,规范拍卖、出售,转为私营企业。可以整体出售,也可以分块出售;可以竞价拍卖,也可以议标出售;可以出售,也可以奉送;可以对本厂、本地人卖,更可以面对市场出售。可以“股”,不适宜拍卖的企业,可以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加以改造,扩大个人股,缩小国有(集体)股;扩大外资股,缩小内资股;增加无形资产股,防止资产流失。通过国有股权的转让,非公有资本可以灵活地“进入”一些企业,促进产权的优化配置。可以售、租、股等综合应用,在一种形式难以改到位的情况下,可采用售租结合、租股结合、售股结合、售租股结合的办法进行改制。 三、以“法”促进,通过转换机制强化管理谋求新的发展 企业改制了、退出了,绝非“一改了之”、“一退了之”,还需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即便是新企业亦要强化管理,不断发展壮大,加快“进”的步伐。一是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公司法》和企业章程要求,规范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三会一层”运作体系,严格界定企业内部决策、监督和执行机构的权责界限,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和行为细则,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二是建立适应市场的内部运行机制。按照小行政、重营销、强科技、精管理的原则设置机构,强化营销、信息、技术开发、决策研究的力量,形成对市场快速反应的组织运行机制。推行人才选拔任用公开招标、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建立起“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起“能进能出”的新型劳动用工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举,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对企业营销、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行倾斜,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以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以比质比价、公开招标为内容的现代采购制度,以资金运营效益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营销管理制度,以全员全过程为标志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为着力点的内部审计制度,以派驻财务总监等方法为手段的经营监管制度等等,借鉴先进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以“帮”推进,通过营造良好环境谋求新的发展 企业是衣食之源,为企业服务是政府的份内事。因此,各级机关、每一名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纳税人地位至上的观念,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真正把支持服务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服务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职能要转换,加强宏观指导。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把握好哪些事政府该管并且要管好,哪些事政府不该管而要由市场去发挥作用。既遵从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一般规律,又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管”与“不管”的界限。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处理好的领域,政府就要实行“无为而治”。即使“有为而治”,也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直接干预,而是变领导为引导,变指挥为指导,变支配为支持,帮忙不添乱,重点放在创造公开竞争的市场秩序和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领导要带头,真抓实干。领导干部,不仅是指挥员,而且也是战斗员。为企业营造环境,要从主要领导做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所属企业的情况调查深、研究透,拿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抓落实、出成效。同时还要教育下级做好工作,形成层层级级真抓实干、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的良好风气。三是部门要配合,搞好服务。各部门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求其“纯”,惟求其活,更求其“强”,做到不看成份看发展,不论形式论实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克服权利部门化、服务利益化、政策教条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真正做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办企业所需,全心全意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