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规模扩张的行为模式 1.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环境 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经济处于由极度短缺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这个转轨过程中,作为计划经济旧体制的结果,市场环境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状态(卖方市场),从总量上表现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不应求,在微观层面上企业这一时期库存是以原材料为主,企业流动资金主要是生产设备的占有,产销率极高。 同时,这个时期的需求又有大量同步到来的特点。首先,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向个人的转移,使市场需求增加,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巨大,即使考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新的消费热点的绝对需求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其次,在计划经济“高积累,低消费”战略下压抑的需求又同时迸发,同步到来,形成热度极高的消费热点,而且新的消费热点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如昔日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到现今的计算机、VCD等。 2 企业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快速填满市场式的无机不相关多元化扩张模式 卖方市场环境下大量需求同步到来,消费热点迅速形成,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往往非常高。以电冰箱为例,据国家计委1987年组织的市场调查统计,电冰箱的出厂价一般为其成本的130%-190%,VCD 在热点形成之初的价格要比现在高出数倍。高价格必然带来高利润,企业的投资回收期很短,“在80年代初中期建成的电冰箱企业,大多数3-5年的时期就可回收投资并有可观的收益”(江小娟,1996)。这样,新的消费热点产业在初期的高成长阶段就必然吸引大量的投资。 对于企业而言,在这种条件下,投资得越早,就越能更快地形成生产能力,以先发优势获取竞争优势,所以这时成功的关键、获取利润的多寡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力的形成速度。生产能力形成速度要快,就只能从银行这个当时唯一的资金渠道借钱,谁敢借、谁能借、谁借的多、谁借的快,谁就可以获取高利润。这一时期高负债成为能力的象征和发展的起源,企业的行为模式是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快速填满市场而获利。 但是,要快速形成生产能力,企业的规模必然受到影响。因为规模越大,建设周期越长,生产能力形成速度越慢;小规模企业建设周期短,生产能力形成速度快。因此,这个时期企业的规模都较小,以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快速填满市场。97年资产逾10亿元的爱多VCD 就是一个例子,其95年草创之时投资额不过80万元。 企业规模小,平均生产成本可能高一些,但在“消费热”时期的高价格足以保证企业可获取较高的利润。江小涓的研究发现,我国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在起步阶段都是引进关键零部件整机组装,规模经济的要求并不显著。“它在高利润时期迅速形成的生产能力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损失”(江小涓,1996)。实际也证明大部分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收回了投资并有可观收益。如果按斯蒂格勒的“生存法”来检验,那么这时的小规模就是当时约束条件下的最优经济规模,较之于爱多VCD 的主动,金正VCD创建时大规模的高起点投资(1亿元),导致后来竞争中的被动就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进入企业数量的增加(供给增加)和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热点产品供给趋于饱和,加上生产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价格也开始下降,最终利润也会下降。但是,又一新的消费热点会出现,并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同样,在新的投资热点——新产业发展的早期,投资回报很高,所以企业的行为特点也是尽快形成新产品的生产能力、尽快填满市场。 在热点不断转换的条件下,企业的行业模式也是随着热点而转换,从电视机热、洗衣机热、电冰箱热、房地产热、商业热、 金融热到VCD热、计算机热,(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投资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不成熟,转轨文化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种很深的“炒”的特色,最初炒的最热的时候,价格最高,跟风哄上的就被套牢。)热点快速地转移,企业在捕捉热点中快速地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快速填满市场式的多元化扩张格局,企业涉足了很多产业,企业也由一叶小舟而成为企业集团,甚至是庞大的联合舰队式的企业集团,比如赛格和万科初期的发展模式。 可以说,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快速填满市场式的多元化格局是其最优选择之一。因为投资于每一新产业,早期都可以回收投资并获得利润。但是不可否认,企业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快速填满市场式的多元化扩张也有其严重的缺陷: (1)进行不相关多元化扩张时,规模在扩大, 但产业间原材料相关性、技术相关性、管理相关性、雇员业务相关性、销售(即市场)相关性、消费者相关性等关联度都很差,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成本; (2)不相关多元化的规模扩张, 使得企业内生产不相关产品的各单位、雇员之间形成共同目标和一致性意愿的难度加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降低,这样还必然形成复杂的管理科层制度、激励监督机制,使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3)不相关多元化扩张的目标随热点的变换而转移, 导致技术开发较少,产品深度和广度不足,当市场饱合后,很多企业就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并很快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4)频繁地跟踪热点,产业间转换成本加大, 同时当热点中断时,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就会出现综合成本过高的问题; (5)填充式的不相关多元化扩张下,专业化分工程度非常低, 企业对每个产业的涉足程度都非常小,规模经济实现程度非常低。(注:巨人集团是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沉没的民营企业之一。1989年,史玉柱以自己开发出来的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打下巨人集团的基础:1991年巨人汉卡获利1000万元:1993年,巨人集团成功地开发出了汉卡财务软件等数十个产品,实现销售额3.6亿元, 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同年,由于国外计算机的大量涌入,中国电脑业步入低谷,巨人集团开始多元化发展;1994年,巨人进入房地产业:1995年,巨人向电脑、保健品、药品同时进军;1996年巨人集团四面楚歌,掉入多元化陷阱。资料来源:钟朋荣“中国企业留神8大陷阱”,中华工商时报,199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