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企业管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是,大规模地发展现代工业、管理现代企业,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在新中国成立的50年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经验到科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和演变。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特点,我国的企业管理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期:第一个大的时期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管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第二个大的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目前仍在延续,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的转变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这一时期企业管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这两个大的时期按照其历史进程,又可以分成七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 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特点是破旧立新,变革企业管理制度。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报告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建立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被接管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反映官僚资本剥削压迫关系及某些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被保留了下来,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必须破除旧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过程是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完成的。进行企业民主改革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二是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生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机构,实行科学的分工;建立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第二,推行经济核算制。第三,改革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第四,开展生产竞赛运动。通过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初步建立起国营企业的领导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1953~1957年 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全面、系统地引进苏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实行科学管理。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建156项重点工程。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中建立的企业管理制度虽然使企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当时的企业管理还缺乏科学性,不能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要求,不利于迅速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在建设156项重点工程的同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系统地引进苏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这套制度和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计划管理,推行生产作业计划,建立生产责任制度;实行技术管理,推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劳动定额、质量检查等制度;实行经济管理,建立经济核算制;进行干部、工人培训;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和管理机构,等等。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引入,克服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使我国的企业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但是,在学习苏联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一切不加分析、照抄照搬的问题,例如单纯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在企业内单纯强调行政命令管理、忽视民主管理等,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的倾向,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对那种盲目和机械照搬的错误学习态度进行了批评。同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在企业中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负责制。1957年3月,党中央又决定在企业中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加强民主管理。 第三阶段:1958~1965年 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探索我国自己的企业管理道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1958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工业企业的干部、群众发挥出高度的热情,努力探索我国自己的企业管理新方法。出现了工人参加小组日常管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等新经验。但是,由于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不讲客观条件,在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出现了许多不尊重客观规律,否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定不切合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弄虚作假等现象。“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那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被视为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批判,致使企业管理受到极大削弱,责任制度废弃,生产秩序混乱,在经济上造成了的巨大损失和浪费。1960年3月,毛泽东同志批示的“鞍钢宪法”再次强调,反对照搬苏联的做法,而“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两参一改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五项原则”被称为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大法”。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大跃进时期管理思想的反映。1960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简称“八字方针”)。1961年9月,又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巩固成绩、吸取教训、改进企业管理的精神,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该条例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规定了适合当时情况的各项具体政策,并对工业企业的性质、任务、基本制度及各项管理工作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一五”期间实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相比大大地前进了一步。1961~1966年,我国的企业贯彻了“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重新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各项管理工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生产突飞猛进,许多技术经济指标都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尤其是大庆油田,把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企业管理的先进典范。我国的企业管理学科体系也在“工业七十条”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形成。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马洪同志主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内部发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一书。 第四阶段:1966~1976年 “十年动乱”使我国的企业管理遭受到严重的破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于彬彪、“四人帮”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我国的企业管理遭受到一场空前的灾难。他们煽动无政府主义,全盘否定建国以来的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全盘否定企业管理,把“工业七十条”污蔑为“复辟资本主义的黑纲领”,提出“砸烂一切规章制度”,拆散企业的管理机构,下放企业管理人员,烧毁管理资料,从而使我国的企业管理完全瘫痪,使企业的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