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成果通过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并得到巩固。否则,改革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将因管理松懈而浪费,改革所带来的新机制也将因管理不当而丧失推动活力。本刊发表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殷瑞钰同志的这篇文章,值得认真一读——强化管理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大计 国有企业内部由于受到经营环境的牵制,往往对外部改革关注较多,而对内部的管理却时紧时松,存在着重外不重内的偏向,有些企业甚至出现内部管理严重滑坡,这些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并应在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改革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搞活国有企业固然需要外部宏观环境的配套改革,但内因更为重要,科学管理正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因的根本措施,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强化。下面就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谈几点认识: 一、必须处理好强化管理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我国国有企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临着深化内部改革和加强科学管理的双重任务。深化改革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加强科学管理则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搞活国有企业,内部改革与科学管理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驱动轮,不可偏废。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虽然经过一些程度不同的改革至今仍存在一些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如单纯强调完成生产任务,缺乏对市场变化灵活适应的生产指挥系统等等,这些都是深化改革的直接对象。可以说,深化改革为科学管理清除了旧体制的障碍,提供了新的基础和条件,使科学管理的效力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同时改革的成果也要通过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并得到巩固。否则,改革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将因管理松懈而浪费,改革所带来的新机制也将因管理不当而丧失推动活力。一句话,没有科学管理,改革就达不到目的。在实践中不难找出这样的例子,有些企业在改革上一度有声有色,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建立起规范化的股份公司,但由于管理滞后,经营机制没有彻底转换,在市场变化中甚至一度陷入困境。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管理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改革所要解决的是国有企业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中不适应的问题,包括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等,着眼点是通过体制的转换和重建解放企业的生产力;而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则是把企业内部和各种生产要素按照优化原则组织起来,把企业在改革中焕发的生机与活力引导到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上,从而更好地发展企业的生产力。因此,改革具有循序性、阶段性——每一时期改革的重心和力度会有所变化,并主要服务于两种体制转轨的需要等特点;管理却不仅贯穿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是维持企业健康运转的基本活动。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前一阶段,有些企业出现“重改轻管”的偏向。甚至“以改代管”、“以包代管”、“以奖(罚)代管”等,关键在于没有处理好改革与管理的关系,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体制上和外部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因而期望通过改革一下子加以全部解决。于是推行承包制时,就认为“一包就灵”,强调转换机制时又认为“一转就灵”、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时又认为“一股就灵”,这是把某项改革举措的作用绝对化,因此导致有些企业把工作的重点完全放到争取国家放权让利等优惠政策、抢搭企业改革试点的“班车”上,忽视了企业的内功和管理,这是造成某些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困难加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在大致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为什么企业之间经营业绩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管理水平的差距所致。比如在1994年信贷资金趋紧、进口钢材过多、钢材市场普遍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下,不少钢铁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产品积压、货款拖欠急剧上升,而宝钢、杭钢、邯钢等企业却能基本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归根到底也主要在管理。因此,不论是克服国有企业当前的困难,还是从根本上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都需要我们把企业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不断改进和强化。 二、国有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几个现实问题 1.科学管理的内涵。科学管理是指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决策、组织、控制、协调的管理体系。这意味着科学管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决策,从企业发展战略到重大投资项目、从新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都离不开科学决策;二是合理组织,包括机构设置,各项制度、规程和考核奖励等办法;三是有效控制,即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对企业各种要素的使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四是动态协调,即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生产经营中的随机变化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随时加以修正和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一方面创造着使用价值,即生产具体的产品,同时也在创造价值,正是单位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着企业效益的高低。由于价值运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对价值过程的管理实质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协调,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包括对人的组织和物的控制两方面。后者是各类企业的共性,而前者即对人的组织和管理,不同社会的不同性质企业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这方面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国有企业的职工同时也是全民财产的所有者,他们的根本利益与企业是一致的,如何把这种主人翁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转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一项特殊的任务。 2.科学管理的目标。科学管理的目标是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或产出),即通过对包括产供销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达到优化的效益。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投入与产出两方面,都应该特别重视企业的社会公益性,即投入的成本效益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而产出效益要不仅有利于企业,同时也要有利于社会,不能不计社会代价、违背社会效益。这也就是说,要保持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不是重合,传统的国有企业承担了太多的社会目标,其经济目标必然难以实现)。国有企业在管理目标的定位上存在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过于强调企业的社会目标,如解决就业、完成指令性计划等,忽视了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的目标;二是片面追求产量和规模目标,而忽视经济效益目标。因此确定国有企业管理目标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国有企业的性质出发,大多数属于完全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的国有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同时也应该兼顾社会效益,但如果是属于非盈利的公益性的国有企业,其管理目标就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主要位置;三是片面追求帐面利润的增长,忽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实质增长。单纯帐面利润的增长,可以靠少提折旧,不增补流动资金以及其他损害简单再生产、不利资本保值的办法来实现,但他们的盈利实际上是虚的,从所有者权益来看,甚至有可能负增长。因此,国有企业的效益目标应该是没有水份的、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