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经营与资本营运

作 者:

作者简介:
汤正刚 武汉市行政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长江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应该“一半是有效的管理者,一半是善于经营的企业家”。他认为对企业的管理研究已相当发达,而对企业经营的研究尚未取得相应发展。在我国企业改革起步的八十年代初期,也出现过只谈管理、不讲经营的倾向,政府和企业界都寄望于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来搞活国营企业,大力引进西方的管理科学成果,推行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四全管理。”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转入承包经营,引起了对经营的普遍重视,中央一再要求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厂长经理纷纷组织“企业家”协会,上下都指望企业家来扭转企业乾坤。但“包”字进厂不等于“一包就灵”,许多企业的管理和效益依旧连年滑坡。国有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后如何经营?才真正成为社会热点。国有企业亏损面的继续扩大、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增加,又提出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企业资本营运的新课题。

      市场经济运作中的企业,都应是由资本和经理与职工组成的经营主体,经理和职工都要运用各自的智能、技能和体能,按照不同的职责分工参与资本营运,共同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资产包含由资本金派生的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和智力形态的无形资产,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创造物质财富、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企业对外进行的买进卖出和信用往来、对内进行的报酬和收益分配,都是以资本为主轴的等价交换的财产流转和收益分配关系。所以,企业资本营运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企业的经营过程本质上是企业资本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周转循环过程,在资本周转循环中实现盈利和资本增值。因此,企业资本营运是企业资产经营的同义语,本文把它置于现代企业经营之中,以资产经营决策为中心作一次多层面的探讨。

      一、资产经营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

      市场经济中的一切企业都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所谓“企业经营”是指企业独立自主地适应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与市场变化,自负盈亏地运用所掌握的资金、人力、技术、土地、建筑物与设备等生产要素所从事的全部筹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及相应的管理职能活动,企业经营的中心环节是企业资产营运。所谓“企业管理”,则是指为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在全部经营业务和生产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组织指挥和调控职能。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是两个相互联系和渗透的不同的层面:企业经营是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决策性的运筹活动,侧重处理企业与市场、买方与卖方的外在关系,保证资产营运的盈利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是具有内在性、局部性、执行性的组织实施活动,侧重处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技术等等关系,保证高效完成各项生产劳动分工和经营业务的时间、空间、品种、数量和质量指标。

      决策管理学派断言:“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经营的重点在于决策。”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已不再是企业的资本和经营规模,而是企业的经营决策。决策正确,企业可以由小变大、由穷变富;决策失误,企业必然由大变小、甚至破产倒闭。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更新换代的铁的法则。市场竞争中的各种企业好比大小不同的赛艇,经营决策如同赛艇的掌舵,是具有方向性、整体性的致胜因素,决策失误则“全盘皆输”;其他管理职能如同划桨,其快慢只影响赛艇速度,不会使赛艇转向或翻船。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资本为龙头的,资本的数量与构成决定企业的资产形态、经营结构和经营能力,只有资产经营决策才能决定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向;投资决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的经营决策说到底就是企业的资产营运决策,企业资产营运的全过程表现为:筹资——投资决策——资金分配与运用——资产管理与核算——收益分配的循环。所以,企业的生命在于经营,经营的核心是资产的营运,企业资产营运的成败和效益取决于资产经营决策。

      二、现代企业资产经营的决策主体

      资产经营决策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现代企业的资产经营由谁来决策——即企业的经营资产由谁来支配?企业的资产经营权归谁掌握?市场经济中各种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同资产经营权有分有合,表现为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主体同财产经营权主体的合一、部分分离和完全分离,两权完全分离的“经营者支配”已成为现代公司企业资产经营的主导方式,派生出现代公司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公司对受权经营的全部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法赋予作为法人的公司对本公司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拥有完全的支配权,以法人资格对公司的投资人(全体股东)承担资本金(股本)保值增值的资产经营责任,对社会公众按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财产责任;二是公司资产经营者职业化——职业化的经营者不是股东、更不是资本家,而是靠专业化的企业经营能力谋生和致富的“企业家”,由众多职业化企业家组成的经理阶层已成为市场经济社会的“白领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企业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比科学家、工程师、会计师、管理专家等等有过之无不及,企业家阶层的发育程度已成为市场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13000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里谁是资产经营者?当然是承包经营者和公司经理,政府已三令五申把企业经营权落实给他们、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但不少国有企业机制转换缓慢、亏损难以扭转、资产大量流失的原因仍在于经营权难以落实,或者落实后资产经营决策失误。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落实的客观原因,在于国营工业企业法和经营机制转换条例对经营权的界定不当;企业法第二条二款和条例第六条都规定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未明确企业能否自主分配和使用企业收益、对企业资产形态能否自主处置。所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落实的突出表现,恰恰是政府主管部门截留了企业的资产经营决策权,因而企业难以在资本周转循环中适应市场变化自主实现设备更新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也就无法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竞争能力,无力实现自负盈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