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筹资风险概述 筹资风险的含义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使用借入资金引起自有资金收益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或引起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 企业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企业支付能力下降的风险 企业的支付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这类风险从产生的原因上又可分为两类:(1)资金性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点上,资金流出量超出资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项债务或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即时偿还,它对企业以后各期的筹资影响不大。它又是一种支付风险,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这种风险是由于理财不当引起的,表现为财务收支计划与实际不符而出现支付危机,或者是由于资本结构安排不当而引起的。如在资产收益率较低时安排了较高的债务,以及在债务的期限上安排不合理而引起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这种风险只要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流量即能回避,而对所有者的收益影响不大。(2 )收支性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这种风险是整体风险,它对全部债务的偿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它不仅源于理财不当,而且主要源于经营不当。 2.企业自有资金经济效益不稳定的风险 企业的借款利息随着借入资金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费用总水平的上升。在企业税息前资金利润率下降或借款利率超过税息前资金利润率时,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就会以更快的速度降低,甚至发生亏损,这是一种由于借款而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风险。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因素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如何,有时不能作出完全肯定的回答。如果企业出现经营风险,经济效益下降,在借入资金较多时,将产生还款付息压力;如果出现亏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在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获利能力较强时,资金利润率大于企业借入资金的成本率的情况下,企业借入资金可以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反之,当企业的借入资金成本率高于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时,企业借入资金会使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下降。 2.企业的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因素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往往在较长的时间里具有周期波动性。在生产经营规模与投资扩大时,需求资金增大;在生产出现萎缩与投资减少时,需求资金减少,甚至有可能出现资金闲置。所以,企业借入资金的多少及他们的期限结构,如果没有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很好地相适应,就会出现不合理的安排而引起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或某一时点过多的资金闲置。 3.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利率变化对筹资风险的影响表现为企业在不恰当的时间或用不恰当的筹资方式筹集了资金,从而使筹资成本水平提高,导致企业蒙受损失。例如企业在当前利率水平偏高而利率将要在不久即会调低时,仍以较高利率水平筹集了资金,那么,在利率调低后就要负担较高的利息;再如,如果预计市场利率将要调高时,企业就应采用固定利率形式筹资,否则若用浮动利率形式筹资,在利率调高后,就会增加利息成本的支付。 4.汇率变动风险 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是指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使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涨跌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汇率本身具有不稳定性。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对企业筹集外汇资金后的债务偿还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5.通货膨胀因素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供应量过多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不断升高。这样,将给企业筹资带来诸多隐患,如果企业决策不当,将会带来重大损失。 6.企业的信誉因素 企业的信誉因素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如果企业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声誉好,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信誉,那么企业在筹资时,渠道就比较宽,方式灵活,资金成本就低,风险较低;反之,如果企业的信誉不高,在企业筹资时,特别是进行长期性的大规模融资,就会受到种种的限制,成本也就较高,风险增大。 此外,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对企业筹资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 1.遵循收益风险均衡原则,正确认识和评价筹资风险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进行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追求风险,勇于承担风险并善于分散风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获取收益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而风险则是由未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引起的,是与获取收益相伴随的一种客观现象。企业要想获得收益,就不能回避风险,可以说风险中包含收益,挑战中存在机遇。 遵循风险收益均衡原则,是要求企业不能只顾追求收益,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要求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对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同时在实践中趋利避害,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