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新趋势,新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日报

内容提要: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企业管理注定要发生重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我国企业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就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管理理念正发生巨大变化

      (一)购销方式。在信息时代,供求双方通过信息互联网络可直接沟通供求信息,需求方可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的产品和产品的供应商,供应方可及时知道需求方所需数量、具体要求、订货价格和交货日期,供求双方之间曾经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缩小,它们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购销谈判和签约。昔日购销人员走南闯北寻找合格原材料和零配件,谈判、签订合同的情景,将被传真文字、网络图像、各种数据参数等即时传送的光电数据所取代。购销方式趋向无纸化和电子化。

      (二)生产工艺设备。工业化时期标准化、专业化、大批量流水式的生产工艺已与信息时代的购销方式不相适应,要求企业建立能够根据顾客要求随时调整产品品种、款式和生产批量的柔性生产体系。在柔性生产线上,同一条生产线可生产出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产品。在这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连接为一个整体,具有可调整、可延伸、可升级功能的生产控制程序,成为企业柔性生产体系的最关键设备。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将被高精度、高智能、可自动修复的生产控制程序的升级换代所代替。

      (三)库存管理。在工业化时代,保持一定量的库存是应付市场变化,防止缺货和增加顾客选择余地的基本要求。在信息化时期,顾客无需去商店挑来拣去,可直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进入企业产品销售系统,寻找自己满意的产品,并签订订货合同。企业无需存储大量的原材料或零配件,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存储着大量有关原材料、零配件和产成品的信息,并和企业的购销体系,柔性生产体系直接连接。当发生订货时,生产控制系统访问库存系统,使所需原材料和零配件进入生产线,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可实现有求立供、供随求止。在这种购销和生产方式下,存储物品将被存储有关物品的数据信息所取代,原来的库存管理工作将大部分被库存物品的信息管理所取代,供求双方均可保持最低的库存量。追求零库存将是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

      (四)质量管理。在本世纪初,高质量产品主要来自严格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主要通过全员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来保证;在社会经济信息化时期,高质量产品通常是使用不知疲倦、毫不留情、严格认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自动化生产工艺的结果。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监控手段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主要保证。

      (五)企业分工与组织。随着互联网络的形成,原来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许多中间环节将被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取代,企业内部分工将主要由员工掌握的知识、信息和技术水平来确定。拥有技术和资金的人将拥有工作岗位的选择权,拥有市场和客户者将主要从事决策工作,不会使用计算机者将被淘汰。随着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单个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身兼数职的情况逐渐增多,企业的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将趋向分散化,专业或业务分工将趋向全球化。传统的多个职能的组织机构设置将被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部门或工作小组所代管。企业将实行以分权为主的经营管理体制。

      (六)人事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普遍联网的情况下,企业的各项职能活动均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自动监视与摄像系统记录下来,经理和业绩考核部门可直接监视或查看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转情况和各岗位的工作情况,对员工的考核将依据客观的标准和数据。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蒙混过关的现象将难以孳生,部门之间或个人之间推诿扯皮的情况也将迅速减少。

      (七)企业决策。企业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将主要依赖信息反馈与传递系统,依赖基础制度,依赖企业组织与产供销体系对市场的适应程度。大量的决策将由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来完成,由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来完成。决策变得更加及时。决策将向程序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八)投资方面。随着全社会产供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投资从以机械设备为主逐渐向以可连接、可升级的软件程序投资为主转化,高精度、高智能、可自动修复的设备和设备控制程序将是企业设备投资的重点。智力投资和员工培训投资将占很大比重。经济核算在投资中的主导地位将被生产技术核算和产品前景预测所取代。投资的正确与否将主要取决于投资决策者对先进设备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掌握程度。投资决策将向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企业要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

      (一)网络化、智能化意识。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各项工作的效率高低均与企业能否建立快速、先进、智能化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网络有关。企业能否正确高效地运转将主要依赖企业网络上信息的传送速度、收集数量和信息处理(决策)的及时性。企业能否及时,便宜地得到所需的原材料,能否便捷、快速地满足顾客需求,主要将取决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产供销服务网络体系。企业是否建立起贯穿采购、物流到结算的一条龙电子数据交换网络系统,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判断企业是否拥有竞争资格或能力的最重要标准。企业之间网络互连,出现了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点——一个可以获得各类市场、各种商品和各类企业信息的贸易和销售中心,该中心同时提供银行、海关、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功能多样、资源共享、网络连通、系统兼容的智能化企业网络,是信息时代对企业的基本要求。

      (二)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意识。市场频繁的变化需要信息的动态反馈和即时处理。企业能否收集到重要、关键的信息,能否迅速反馈和处理信息,有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基础工作是指那些被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了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随着经营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企业组织人事制度、工资奖励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经营决策制度都变成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组织体制是否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工资奖励制度能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信息传递能否做到及时、流畅,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经济性是不是有机制的保证,都取决于企业这几方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