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企业利润界定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明堂 河北省社科院经研所

原文出处: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对企业利润的界定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但它却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忘和曲解,由两个企业主一次市场交换假定模式揭示了企业交换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界定了企业供给成本与需求收入,界定了企业需求收入大于供给成本余额的企业利润及其四种形式,创绘了企业利润坐标图。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字号:

       一、企业交换主客体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

      企业是生产交换物品、劳务的经济组织,企业利润是在交换中实现的,这样我们对企业利润的研究就从交换开始。企业生产的物品、劳务,通过市场交换换来收入。这种收入企业还需用它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物品、劳务,供给企业连续生产。与企业交换的另一方,既可以是消费者、生产要素所有者,也可以是另一家企业。为了揭示企业交换内涵,我们假定与企业交换的另一方也是企业。我们分别将它们称为A企业、B企业。为使论述简单,仅限于AB企业的一次实物交换,我们通过分析两个企业一次交换的实例,揭示出企业交换的一般规律、共同属性。

      在AB两个企业的相互交换模式中,从A企业来说,是用生产、 供给的2吨小麦交换需求的1吨化肥,2吨小麦、1吨化肥分别是A 企业的生产、供给对象和需求对象;从B企业来说, 供给与需求对象称谓正好相反,是用生产供给的1吨化肥换回需求的2吨小麦,1吨化肥、2吨小麦分别成了其生产供给对象和需求对象。这样看来,AB两个企业交换,A 企业的生产供给对象,我们简称为供给,变成了B企业的需求对象, 我们简称为需求;同理,B企业的生产供给对象也变成了A企业的需求对象。两个企业的交换对象,既是自己的供给对象又是对方的需求对象。上述说明,两个企业两种相互交换对象,都有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企业主体——两个企业主也是这样,兼有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A 企业主既是2吨小麦供给者又是1吨化肥需求者,B企业主既是1吨化肥供给者又是2吨小麦需求者。企业与生产要素、消费者的交换, 生产要素的相互交换,生产要素与消费者的交换,同企业之间相互交换一样,都有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而这五种交换概括了全部市场交换类型,因此笔者就把市场交换属性界定为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属性。

      包括企业交换在内的市场交换双重属性概念,是科学地解释市场交换、价值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失误和新古典经济学错误的根源。古典政治学的劳动生产费用价值论,无法说明市场交换和利润、地租、利息概念和来源(斯密1767,李嘉图1821)。马歇尔只看到企业生产供给和消费者需求的单一属性(马歇尔1890),不知道企业供给、消费需求同时还分别具有需求和供给的属性;瓦尔拉斯(1874)一个供给一个需求的两个商人交换模式,也忽略了供给转化成需求、需求来源于供给的属性,他们都陷入了供求相等、均衡价格、经济均衡的泥潭,把本来极其简单易懂、妇幼皆会的市场交换,引到了极其复杂、深奥、烦琐的邪路,产生了极其浩繁的文献,极大地阻碍了人们对市场交换的正确认识,影响了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企业供给成本与需求收入

      所谓企业供给成本,就是企业生产供给市场物品、劳务消耗的全部费用。它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生产物品、劳务消耗的资产、劳动和经营管理费用;二是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市场调查和预测、商品包装和运输、广告宣传、销售谈判、签订和执行合同,以及售后服务费用;三是公共产品成本,就是企业生产、交换使用国家提供的安全、法律和公用设施费用。企业供给成本由众多要素构成,诸如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经营、商标、信息、时间等,这些要素千差万别;企业生产、销售的物品、劳务种类繁多。笔者把上述生产要素和物品、劳务,概括和抽象为经济利益、利益,即满足人们稀缺需要的对象,并用货币实物表示这种抽象利益,从而解决了它们统一衡量尺度,这是政治经济学疑难症结所在的问题。

      两个企业生产供给对方物品、劳务的目的,是为了换回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劳务,笔者称之为企业需求收入。两个企业的供给成本,经过市场上的相互交换,都变成了对方的需求收入。这样看来,两个企业的一次市场交换,就有两个供给成本和两个需求收入;每个企业都是用供给成本换回需求收入,这说明供给成本是手段,需求收入是目的;而A企业的供给成本经过交换变成了B企业的需求收入,A 企业的需求收入由B企业的供给成本转换而来,说明AB 企业供给成本与需求收入又是相互转化的。这些概念为解释企业交换提供了最简捷最有力的工具。

      根据两个企业供给成本与需求收入交换内容和相互关系,用A、B分别代表两个企业供给成本,B′、A′分别表示A、B两个企业需求收入,它们分别由B、A供给成本转化而来,就列出了它们的交换公式。(1)A企业供给成本<或>或=B′需求收入;(2)B 企业供给成本<或>或=A′需求收入;(3)A 企业供给成本>或<或=B企业供给成本; (4)A企业B′需求收入>或<或=B企业A′需求收入。 后两个公式是企业供给成本与供给成本、需求收入与需求收入的比较,这对两个企业没有什么直接、实际的经济意义,只有间接的比较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弃而不管; 而前两个公式分别表示A B企业供给成本小于或大于或等于交换来的需求收入,应是研究的主题。(1)、(2)两个公式又可合并成一个公式,就是公式(5):企业供给成本<或>或=企业需求收入, 简化就是企业成本<或>或=企业收入,每个企业交换都有成本小于、大于或等于收入这三种情况。生产要素交换和企业与生产要素、消费交换公式,也是成本<或>或=收入,这就是市场交换的一般公式,它表示市场交换都是成本小于、大于或等于收入这三种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