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制造产品,更要制造信息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制造的是产品(服务),我觉得企业更应该制造信息。企业制造产品,可以填满库房,企业制造信息,才能占领市场。 产品要想被顾客接受,首先就要被顾客认知。产品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顾客认为它好。不被顾客认知的产品无异于不存在的产品,而顾客认知依赖于产品造型、颜色、包装和广告等等传达的信息。 现在,同类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不同的企业往往是用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技术制造同等质量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差异性几乎不存在的情况下,制造信息就更为重要。当德国贝克啤酒进入美国市场之前,洛文伯啤酒已经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德国啤酒。然而,“贝克”利用广告后发制人,出奇制胜,击败对手:“你已品尝过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德国啤酒,现在请你品尝一下在德国最受欢迎的德国的啤酒。”当然,德国人最喜欢的德国啤酒,才应该是最好的德国啤酒,这是符合顾客思维习惯的。其实,两种啤酒都是好啤酒。区别在于,“贝克”巧妙的广告词所传达的信息征服了顾客,仅此而已。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除了有生理需求外,人还有心理需求。因此,一件产品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及其他心理需求。“酒鬼”酒,确实是好酒。但是,就酒水而论,中国这类好酒数不胜数。然而,“湘泉”人以怪诞和不拘一格的酒瓶、幽默风趣而又奇妙隽永的名字,并借助文化名人营销策略把湘西人不循规蹈矩的诡异思维、大土大雅的审美情趣、不合庙堂的山野情调和历尽劫波的文化沧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一种可触可感的文化象征。这使品酒人不仅得到了感官的满足,更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悦。结果,品饮“酒鬼”成为高雅时尚。“酒鬼”,一半是酒,一半是文化,而文化只能靠信息传达。 2.科技导向,还是市场导向? 新闻媒体对“知识经济”的炒作已经使某些企业家不知所措了,而“科技为先导”的口号又使企业家乐此不疲。他们纷纷把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上电子、上基因、上医药,唯恐自己的项目科技含量不高。某些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上也严格把关,要求所办企业的科技含量高一些。然而,研究下面这些公司可能对我们另有启发。可口可乐不过是一种饮料;万宝路不过是香烟;麦当劳不过是一种吃食,而这吃食也不过是一块面包夹一块肉饼。它们都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但却是市场上最大的赢家。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投资思路,究竟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科技为导向。 迈克尔·波特在谈到技术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时,专门批评了某些企业“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认为企业能够领先开拓的任何技术都是好的;把进入高技术产业视为通向盈利的途径,而对一些所谓“低技术”产业则轻蔑视之。他针对这种倾向提出两个观点:第一,高技术与竞争没有必然联系。“技术对竞争的重要性,并不取决于这种技术的科学价值或它在物质产品中的显著程度。”“高技术并不保证赢利,事实上,由于产业结构的不适应,许多高技术产业远不如低技术产业赚钱。”“许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创新,是不涉及科学上突破的平凡举措。创新对低技术和高技术公司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技术不仅仅存在于生产领域。“企业所涉及的任何技术都可能对竞争产生重要影响。”“技术包含于企业的每一项价值活动中……技术可以普通如一套简单的人事活动程序。”这两个观点对目前我国一些盲目追求高科技的企业是会有启发的。总之,企业赚钱是目的,而通过什么技术赚钱不过是手段。因此,哪种项目有市场,就应该做那种项目,至于该项目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那是次要问题。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把手段当作目的,追求手段而忘记了目的。 3.顾客是上帝,还是伙伴? 斯图·伦纳德在美国经营一家超市,他要求雇员遵循两条法则。法则1:顾客永远是正确的;法则2:如果顾客错了,参照法则1。 这也许是“顾客是上帝”这一信条的典型写照。然而,对于企业来说,把顾客奉为上帝未必能为顾客创造出最大利益。图为:(1 )顾客有时未必能把他的需求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就影响了他的利益的实现;(2 )顾客也可能对自己潜在的利益尚未察觉。美国阿默纳公司的总裁乔治·福斯纳在60年代就坚信微波炉有大价值。但是,消费者当时觉得这很荒唐。然而,最终这种产品由于为消费者提供了利益而被接受;(3 )顾客的某些要求,实现起来成本过高,最终还是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企业绝对听从顾客指挥,顾客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未必总是对顾客有利。其实,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者处于平等地位,这样双方才能自由交流,互相了解。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加透彻了解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双方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并以此培养起顾客对品牌的忠诚。 麦肯那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曾生动地描叙了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发展过程:“数十年前的厂商大部分都是生产导向,他们的作法是‘我只生产黑色的产品’……。之后,他们表示可随顾客的要求改变产品,‘告诉我们你要什么颜色’……,而在90年代,成功的厂商会说:‘让我们一起来为你的整体目标挑选一个最适当的颜色。’这才叫真正的营销!”可见,将顾客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上帝,代表了90年代的一种新观念,值得国内企业效仿。 4.要竞争,更要合作 以竞争求生存是企业家的信条,是商场上的一个行为准则。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还为此著述了洋洋万言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告诉企业家取得竞争优势的两个策略:成本策略和差异策略。尽管两个策略的确有效,但对它们的使用是有限度的。拿差异策略来说,现在许多生产企业把提供免费服务、为顾客增加附加价值作为竞争手段,而要抑制竞争对手的仿效,就必须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新花样。然而,正如微软公司副总裁麦克道维尔所说:“附加价值不是可以永远源源不绝汲取且永不干涸的井,它迟早会有枯竭的一天。”。而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免费服务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服务费用最终还要纳入成本,体现为产品价格,而这又减弱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之路也越走越窄。怎么办?企业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是超越单纯的竞争,走以合作求竞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