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精神文明的物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秀景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企业精神文明作为一种生产经营性文明,其建设的本质在于其实践性和实效性,而要体现这种实效性和实践性,就必须实现精神文明的物化——将精神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外化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上。并具体论述了物化的实施手段。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许多企业实现了经济建设的大踏步前进,物质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却远非经济建设那么令人欣喜。许多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浮在表面上,虚在形式上,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现象明显,党中央强调的“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那么,如何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硬起来,发挥其对企业物质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物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企业精神文明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表现为企业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企业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具有行业特色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文化、职业道德;比较先进的企业文化教育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生活,科学、健康、文明的员工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全体员工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等。由此可见,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表现为在企业精神文明理论指导下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而非高高在上的理论;应该是真实存在于企业全体员工生产经营实践中的崇高价值观、企业精神、理想目标,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踏踏实实的奋斗精神,而非动听的宣传口号;应该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作为一般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特殊表现的职业化的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而非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是在具体的企业群体关系中形成的与企业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互为表里的企业内部和谐人际关系,而非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此等等都表明,企业精神文明作为一种生产经营性文明,其建设应该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这也就是说,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一刻也不能脱离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的所谓精神文明,最多不过是精神文明在企业中的零星表现,不是真正的企业精神文明,如此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定是软弱无力的,难以见成效的。真正的企业精神文明及其建设,不仅是从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外化于物化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切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文明发展,切实促进企业全体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效地履行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浮在表面上,不能切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所谓企业精神文明及其建设是我们必须抛弃的。因此,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欲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硬起来,就必须实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换言之,企业精神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只有物化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才能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由虚变实。那么什么是物化呢?所谓物化就是使精神、观

      念、理论外化为一定的物质实体的过程。而所谓精神文明物化就是将精神文明的内容、要求外化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是企业全体员工通过企业的物质生产和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物质手段来展现真、善、美的过程。

      衡量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是否真正硬了起来,不是看其有无一套系统的精神文明理论,是否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而应看其是否把精神文明的要求、内容融入了企业物质生产经营实践,并切实推动了企业物质文明的发展。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应是精神到精神的显现,而应落到对企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效率的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物质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只有实现其物化,被广大员工所掌握并运用到生产经营实践中,才能实现精神变物质,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有些企业,虽然看到了企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开展了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但效果总是不那么理想,两张皮现象依然很严重。精神文明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没有真正表现出来。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神文明物化机制,没有将企业精神文明的要求和内容物化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结果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停留在了形式上,不仅自身的建设难以见成效,而且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也大受影响。因为从长远来看,企业若没有精神文明来保驾护航,其持续有效增长就不可能实现。事实上,社会主义企业本身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那么脱离企业物质文明,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活动之外的企业精神文明就必然成为虚的、软的、形式主义的;而脱离精神文明,缺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企业物质文明也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短暂的、没有后劲的,难以长足发展的。因此,实现企业精神文明物化既是解决长期困扰企业“一手软,一手硬”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更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通过企业精神文明物化,不仅克服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脱离实际,空泛教育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精神文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发展。我国一些优秀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一旦抓住了物化这个关键,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由形式到内容、由软到硬、由虚到实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并最终达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