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22)03-0071-13 民粹主义(populism,又译为“平民主义”)常被用来指涉21世纪以来的一个全球现象。不管是在其原生地俄国和美国,还是拉丁美洲、欧洲以至亚洲,都出现了被笼统冠之以民粹主义的思潮或运动。民粹主义在近代西方社会本属非主流的思潮,亦非重要的学术概念。不少重要的学术著作甚至未将其列入书末索引①,或只是在提到19世纪末期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民粹主义(Populist)或进步主义(Progressive)现象时涉及这一概念②。在19世纪20年代,这一术语进入法语世界,用以指涉对普通民众表示同情的一批作家。③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在1954年建议使用这一术语指涉美国社会的反精英倾向④。一些左翼学者则从规范的意义对民粹主义予以积极关注和评价⑤。但在民粹主义成为欧美国家一些政客鼓动民意、挑战自由民主制度的话语后,这一概念迅速扩大化和模糊化,被用于指涉形形色色的运动和信念。例如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Hugo Rafael Chávez Frías)在1999年就对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表示,他与“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irresponsible populism)无关,不是一个沉迷意识形态的政治人物(ideologue),并以负责任的民粹主义者自诩。2003年在立陶宛成立的中间偏左的劳动党(Labor Party)自我标榜为民粹主义政党⑥。法国极右翼政客玛丽娜·勒庞(Jean-Marie Le Pen)在被指责为民粹主义者后干脆自认这一标签,并将民粹主义简单界定为听取人民意见(Populism precisely 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eople's opinion)。⑦扬-威尔纳·穆勒(Jan-Werner Muller)指出:“有记忆以来,美国从来没有像2015-2016年这次选举一样,引用这么多民粹主义。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伯尼·桑德斯(Belie Sanders)都被贴上了民粹主义者的标签。”⑧ 政客之间自我对号入座或互贴标签,加上一些媒体的随意归类和炒作,难免影响学术界对相关现象的审慎思考和探讨。例如,玛格丽特·卡洛文(Margaret Canovan)提出民粹主义有两种类型:农业民粹主义和政治民粹主义。前者包括小农激进主义(farmers' radicalism)、小农运动(peasant movements)和知识分子农业社会主义(intellectual agrarian socialism);后者包括民粹主义专政(populist dictatorship)、民粹主义民主(populist democracy)、反动性民粹主义(reactionary populism)和政客民粹主义(politicians' populism)。⑨但这一分类方法用民粹主义修饰民主和专政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又用反动性和政客这两个缺乏逻辑关系的定语修饰民粹主义,不符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要求。与民粹主义研究俨然成为显学相伴随的还有所谓左右翼民粹主义的“分野”、右翼民粹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合流”、建构民粹主义纵向话语(精英与平民)与民族主义横向话语(内部与外围)相互交织的概念分析框架⑩、将民族主义视为民粹主义关键要素(11)等学术观点。 作为一个过度延伸的概念,民粹主义在滥用和误用中面目全非,无法对不同的社会现象进行精准讨论。(12)正如大卫·阿特(David Art)所指出的,匈牙利等国家的民主衰退并不是“右翼民粹主义”之果,而是竞争威权主义(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大行其道的结局;“左翼”民粹主义无法兑现通过网络投票和政策思辨(policy deliberation)还政于民的诺言,在欧美国家迅速消退,导致极右翼(radical right)政党和政治人物(例如特朗普)的出现,但这与民粹主义无关。他还认为如果将本土主义(nativism)和威权主义简单地归类于“右翼民粹主义”,就难免掩盖这些现象的核心特征,甚至在规范的意义上对其本质属性进行错误的美化(redeeming)。(13)阿特的这一概念辨析,对于所谓右翼民粹主义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也提醒人们注意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不同概念内涵。不过,他在使用“左翼”民粹主义这一概念时,又无意间让人误解这是相对于“右翼”民粹主义而言。 本文旨在通过对既有民粹主义经典论述的深度辨析,还原民粹主义的本来内涵与特征。首先,从规范的意义上,比较学界对民粹主义的不同价值判断;其次,从经验的意义上,对所谓左右民粹主义的概念以及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话语纠葛,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最后,总结民粹主义的概念泛化问题,重新界定民粹主义的基本属性,并提出对未来民粹主义研究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对民粹主义的不同价值判断 民粹主义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俄国,是一场主要由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发起的代表小农利益的社会运动,其政治口号之一就是“到民间去”(going to the people,хождениевнарод)。其后,美国西南部农民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试图控制当地政府的激进主义行为。民粹主义的理论出发点是强调平民群众或“纯粹的人民”的价值和理想,将平民化作为政治运动合法性的根源。这种朴素的平民意识和追求社会经济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也不无先例,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均贫富”口号和太平天国实行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典型的例子。但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平民派是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难以摆脱皇权主义的窠臼;俄国的民粹派先驱试图以村社制度模式,实现落后国家从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而美式平民主义则跟个人主义、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务实主义(pragmatism)一道,构成美利坚主义(Americanism)的重要元素。(14)例如,19世纪末美国乡村民粹派(agrarian populists)的部分政治主张就被民主党所吸纳,平民党领袖威廉·詹宁斯·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更在1896年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15)这反映了民粹主义和美式自由民主制度之间未必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