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国政治学的发展迎来了春天。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②1980年底,中国政治学会在北京成立,这成为我国政治学在新时期得到恢复的重要标志。作为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国内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先后经历了恢复重建、初步繁荣等阶段,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时值我国政治学学科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回顾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对于加强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西方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开展政治实践的思想理论总结,具体表现为各种政治主张、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③国内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深受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政治学科恢复重建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如下方面: (一)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开设了“西方政治学说史”课程,这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新中国诞生。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才逐渐恢复自己的学科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⑤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是学科的恢复重建阶段;第二阶段从1986年至1989年,是学科的初步繁荣阶段;第三阶段从1989年至1991年,是学科的价值定位阶段;第四阶段从1992年至今,是学科的深入发展阶段。 学科的恢复重建阶段,恰逢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号召“补课”以后,政治学在我国获得了合法地位。1979年,天津师范大学招收了第一届中外政治思想史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方向)研究生。1980年,由徐大同和朱一涛两位先生合作撰写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在《天津师大学报》分三期连载发表,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正式恢复。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重建是在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加之老一辈学者精心营造的学术环境,共同成为培育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成长的沃土。 学科重建的具体步骤包括:1981年,复旦大学开始招收政治学专业本科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随后恢复了政治学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从而获得了学科依托。1982年,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了“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师进修班,为学科发展培养了高校师资和科研骨干。1985年,“中外政治思想史研讨会”在苏州召开,国内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在学科恢复和重建阶段取得的突出成就是,由徐大同先生担任主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国家教委统编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出版。⑦该书是学科恢复后由专业人员编写的第一部教材,也是建国以来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第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化带来了思想领域的日趋活跃和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在此期间,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满足国内学者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需要,众多政治学名著中译本陆续问世,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以及20世纪80年代各种各样的“译丛”等为繁荣国内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深入,国内出版的教材趋于多样化,相关专著陆续与读者见面。其中包括《国家学说史》、《欧美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和《从马基雅弗利到尼采——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等。⑧ 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第三阶段,国内学者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自由化”倾向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政治学学科进行了价值定位。研究者逐渐达成共识,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取向可以多元共存,但政治导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原则,学术工作必须服务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⑨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明确提出要为中国研究西方,即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概论》相继问世。⑩ 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动力,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活力。同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出版,它比较全面地界定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基本概念,明确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标志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学科点建设方面,天津师范大学于1996年被批准设立中外政治思想博士点,成为国内唯一以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为主的博士点。此后,2007年,该校政治学理论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深化国内政治思想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学科队伍方面,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已经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政治学专业扎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群体。在学科交流平台方面,研究者原先主要通过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主办的《政治学研究》以及其他各种综合性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开展学术批评。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学术辑刊逐渐成为研究者刊发学术论文的重要载体,具体包括:华夏出版社发行的《经典与解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知识分子论丛》、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史研究》、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大政治学评论》等。在现有的条件下,各种学术辑刊初步实现了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中心在连续出版7辑《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的基础上,于2010年正式创办《政治思想史》杂志。该刊以中外传统政治思想研究、当代政治理论评介、中外政治思想比较和理论创新为主要内容,努力建成国内外学者切磋争鸣的学术园地。在学科知识积累方面,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发展集中表现为基础教材的推陈出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能够显示既有研究成果积累的深度,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政治学学科恢复重建以来,国内政治思想史教材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按照时间顺序研究诸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另一是选择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主题,依次述论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11)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立足于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吸收国内外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地分析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主要理论及流派。此类研究型教材突破了思想史的传统写作方法,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以政治思想本身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体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完整性与连续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