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思想史上,思想家怎样认识民众,也就决定了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对理想国家及制度的构建。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思想家对民众的认识最主要体现在传统儒家“民为国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民本思想发端于商末周初,从产生起,就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获得思想界的广泛共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进程。 一、民本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殷周: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民本思想发端。最早有籍可查的论述,可追溯至殷周之前,在反映原始生活的神话传说中就有民本思想的胚芽,如神农尝草,有巢造屋,燧人取火,大禹治水等,都反映了部落首领在人类之初,对部落成员和社会所表现的本能性的责任感。关于这些传说,《尚书》、《史记》中均有记载,如《尚书·吕刑》中说:“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惟殷于民”。禹在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1]51。这些神话传说虽不能作为信史来对待,但这些书中的记载,更多反映了著述该书时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民本思想至迟在殷周即已萌芽。《尚书·盘庚》中有“重我民”、“施实德于民”之说。《尚书·酒诰》中有“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的话。周初统治者鉴于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对传统的天命神权观念进行了修正,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2]213西周大政治家周公,要求统治者“用康保民”,“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民之依”,“知小民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怀保小民”[2]237。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殷周之际,民众的重要性已被统治者所认识,已经有了明确的民本思想的萌芽。这些警句决非有闲文人空发臆论,而是对最早的政治关系所进行的最初认识和思考,是以政治之初王朝兴衰更替的残酷现实为对象的,因此,这是我国古代智慧对政治和政治运行的直接理解和评价。 (二)先秦:民本思想的理论概括时期 先秦时期,民本思想进入理论概括阶段。春秋之际是社会大变动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强凌弱,众暴寡,子杀父,臣弑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1]3297。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民的力量得到充分显示。没有民的参与,推翻一个旧政权和建立一个新政权都是不可能的。基于这样的现实,思想家们(及个别开明统治者)开始对以往资料和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而使民本思想首次获得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概括而言,先秦民本思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许多思想家进一步弱化神的地位,先人后神的观念大大提升了民在政治思维中的价值。由于西周思想家的敬天保民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民本思想很显然是把神(天)放在了民的前面,他们的政策主张只就操作层面而言是现实的,而在理论上天则是最终归宿,是最后的决定力量,是最后的解释。国之兴亡,民之祸福,皆由天定。春秋时期虽然还没有明确否定神的思想理论,但开明的思想家已经把神放到了次要的地位,他们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神依民而行事,民和而神降福。隋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致力于神。”[3]88宋公要用民祭天,司马子鱼阻止道:“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3]314这种思想虽然还没有完全否定神,但是神民位置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民的重要性而言,神只能处于第二位。民为神主的思想表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民,神也就无从谈起。从这种思想引申出的政治原则就是对民的重视,正如季梁所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3]88这就要求君主的政治活动应该面向民众,先“成民”然后才“致力于神”。由于民比神更重要,政治的重点就要放在民身上,虢国的史嚚有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3]209这句话就点明了“听于民”的重要意义。 2.把民引入政治思维以后,思想家们又发现民是政治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期,民众的力量得到充分显示。民众的反抗斗争使一顶顶王冠落地,民众的逃亡也使统治者头痛不已,梁惠王曾询问孟子,为什么“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4]52。民众不但赶跑了周厉王,而且还“弃其上”,使蓼、六两国“不亡何待”[3]1504?总之,思想家从不同政治事件中得出一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民的问题是政治中的基本问题,民的向背决定着政治的兴衰与国之存亡。基于这样的认识,先秦思想家都非常重视民的问题。儒家创始人孔子较早地提出重民、富民的思想,据《论语》所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5]287“所重:民、食、丧、祭。”[5]416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众摆在了首位,因此,“得乎丘民而为天子”[4]973。他总结桀纣先天下的原因认为:“桀纣之先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斯得天下矣。”[4]503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曾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做船与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512在荀子看来,人民是国家的基本力量,“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6]227,百姓成为国家富强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