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活动蓬勃发展的20年。 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的广泛深入进行,迫切要求加强教育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舆论支持。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拨乱反正,推倒“两个估计”,广大教育工作者得到了再一次的解放,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 就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中国教育学会于1979年4月12日宣告成立。4月13日,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了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班子。 20年来,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了45个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建立了教育学会组织,有些省市县县有学会,有的省学会组织延伸到乡校。中国教育学会拥有85万会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教育学术团体。 ※ ※ ※ ※ ※ ※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历史转折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学术活动,先后召开了11次全国学术讨论会、43次专题研讨会或座谈会,对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0年来,学会学术研究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主要有: 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学会成立后,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会员批判林彪、“四人帮”在教育方面的种种谬论,把许多被他们颠倒了的理论是非颠倒过来,为心理学、母爱教育等平反。学会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成绩,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批驳来自“左”的和右的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否定。这些活动,对于打破教育学术界的沉闷空气,促进教育界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 2.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这方面的讨论前后进行了3次。 第一次在拨乱反正期间,涉及教育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通过讨论,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到教育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紧密的联系;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把教育机械地纳入某一范畴,非此即彼,是不科学的,从而冲破了长期以来把教育仅仅作为上层建筑和阶级斗争工具的片面认识。后来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为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经科教结合的改革措施和制定新时期教育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次在1989年政治风波前后,涉及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之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的发展又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这次讨论既纠正了脱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抽象谈育人的片面认识,同时也使大家更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强调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协调统一起来。 第三次在党的十四大以后,涉及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教育,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教育投入不足问题,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既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同时要正视和克服它的负面影响;在办学中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笼统提“教育商品化”是不科学的;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要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要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而这些功能是通过育人来实现的,必须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四有”新人。 3.“三个面向”与教育改革 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后,学会于1984年、1985年、1993年3次召开全国学术讨论会,研究“三个面向”的深刻含义和重大意义,探讨如何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开展教育改革,总结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三个面向”题词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的本质联系,充满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确立了战略方向和指导方针,把全党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这是教育思想的一次大飞跃、教育观念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三个面向”是小平同志教育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最核心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三个面向”指引下,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从单项、单科、局部的改革,学校整体改革,发展到三教(普教、职教、成教)统筹、经科教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改革;从教学方法改革到课程、教材、教育制度的改革。学会会长张承先担任了烟台教改实验区的总顾问。学会建立了成都青羊教改实验区。广大会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学会热情支持他们的改革,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教改的成果及经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