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近30年来教学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类研究;认知加工研究,教师效果研究,以及认知策略研究。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类研究的发现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一、认知加工研究 认知加工研究旨在研究信息如何储存和恢复,这是一个对教学有重要意义的重大研究领域,向我们表明了帮助学生发展联结得当的可存取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我们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在称为知识结构的相互联结的网络中。这些结构的大小、知识件间联结的数量、联结的强度、关系的组织和丰富性等,对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都是重要的。 当一个人有更多的联结和相互联结、各联结间有较强的联系并有一个组织较好的知识结构时,就比较容易同化新的信息和利用先前的知识解决问题。当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结构大而且联结得当时,新的信息就比较容易获得,先前的知识就比较易于使用。有一个联结得当的网络就意味着任何一件信息都能有助于恢复整个知识模型(Patterns)有强的联结和丰富的关系使人能够恢复知识模型中更多的知识件。当信息对学生是“有意义”的时,学生在知识结构中就有更多的知识点能吸附新的信息。教育是一个发展、扩大、扩展和提炼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 帮助学生把信息组织成联结得当的知识模型还有另一好处。有较大的和联结更好的知识模型使我们的工作记忆有了更多的空间,这种可利用的空间能够用来反思新的信息和解决问题。例如,当把历史组织成联结得当的知识模型时,这些模型在工作记忆中占的空间就比较小,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就有额外的空间用来思考、同化和操作新的信息。专家和新手之间和主要差异在于, 专家的知识结构有大量的知识项目(Items),专家的知识项目之间有更多的联结,联结之间联系比较强, 结构组织得更好。而新手无法看到这些知识模型而且往往忽视它们。 概言之,联结得当和精致的知识结构使得更容易恢复旧的材料,允许更多的信息载入单个的知识块中,促进了新信息的理解和整合。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出了:(A)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背景知识,(B)学生加工的重要性,(C)组织者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发展其背景知识 在帮助学生发展联结得当的知识体系上能够做些什么?一个重要的教学措施是为泛读、复习、练习和讨论作好准备。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长期记忆中增加信息件的数量、组织这些信息件以及增加这些信息件间相互联结的强度和数量。练习和复习信息愈多,这些联结就变得愈强。认知加工研究的发现强调,教师需要通过提供广泛阅读多种多样的材料、经常复习、测验、讨论和运用等活动来帮助学生。 2、为学生加工准备 新的材料在加工时储存在长期记忆之中,储存的质量依赖于“加工的水平”。例如,如果我们被告知阅读一段文章并计算The 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储存的质量就不如我们读同样一段文章但把注意力集中在其意义上时强。类似地,如果概括或比较文章中的材料而不是简单地阅读,储存的质量也会更强。 新材料的加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练习、复习、比较和对照以及引出联系等发生。因此,认知加工研究强调教师要求学生加工和运用新信息之活动的重要性。这种加工加强了学生正在发展的知识网络。组织信息、概括信息或对新材料与先前材料进行比较都是要求加工的活动,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和加强其认知结构。另外,在要求儿童解释、发挥或捍卫自己的立场时,理解更可能发生;解释的负担往往是使学生以新方式评价、整合和精练知识所需要的推动力。其他这类加工活动的例子包括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多种多样的材料,向他人解释新材料,写问题\回答问题,发展知识地图,写日记,把观念运用到新的情境,举新的例子,比较和对照新材料与其他材料,为准备某一考试而学习。所有这些活动在帮助学生发展组织、加强和扩充其知识结构上都是有用的。 3、帮助学生组织其知识 新的信息要组织到知识结构中,没有这些结构,新的知识往往是分裂的和不易回忆与使用的。然而,学生在学习新材料时常常缺乏这些知识结构。由于没有方向,学生可能发展一种分裂的、不完整的或错误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帮助学生组织新材料是很重要的。有一种办法是为学生提供“图解的组织者(graphic organizers)”,即说明性材料起组织作用的结构,比如提要、概念图等,这些结构帮助学生组织新学习的要素,而且这种组织能促进已有知识的恢复。另外,有了这种组织者就能使学生把更多的工作记忆用于内容上。 另一种办法是教学生如何发展其学习新材料的图解组织者,这就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图解组织者,使他们能够用以构建自己的图解组织者。在教学生发展图解组织者时,教师可以模拟这一过程并且提供大声思考的模式。 二、教师效果研究 第二类重要的研究是教师效果研究。教师效果研究代表了一种研究思路,试图确定哪些教师行为与学生成绩的增进有关。重点在观察和记录课堂教学,确定那些教学措施与最成功的和最不成功的教师相联系。 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要确定研究哪些教学措施。选择的大约有20到30项教学措施,包括教师使用表扬、使用批评、教师提问的量与类型、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等。研究的一般程序是,先对学生进行成绩测验,然后研究者观察课堂并记载教师使用上述教学行为频次,在3到6个月后对同样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成绩测验:在所有资料收集好后,研究者用相关统计详细说明“调整过的增进”;最后,研究者审视他们记载到的教学行为并把这些行为与调整后的成绩增进进行相关的分析。确定哪些教学行为是与学生成绩增进相联系或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