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业历史与清代农村经济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其中之一,即是棉花种植业取得的巨大进展。一方面,棉花总产量增加了两倍,〔1〕中国首次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产棉国;另一方面, 棉花种植面积却只有较小幅度的增加,〔2 〕它在南方诸省大规模缩减的同时,向着华北等地不断地转移、集中。这显示出我国棉业经过数百年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成长道路,这一历程至今尚未完结。它表明,我国棉花的生产潜力,即令只从区域优势发挥这一角度来看,仍甚为可观。因此,今天回顾棉业在中国广泛展开的历史,正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棉业的历史并不单纯是某种作物的生产历史,由于它做为主要衣用原料的重要性质及其巨大的生产规模,使它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如我国史学界长时期中占有统治地位的“一家一户自给自足”说,即是建立在粮食与棉花在生产上“耕织结合”、在布局上各地“普及”的论点之上的。〔3〕这类说法无疑也要受到检验。 因此,对于棉业的研究,不但可对中国棉业本身的历史,也可从棉业兴起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诸问题,重新做出探讨和评价。

      一

      关于中国早期棉业的历史,至今并不十分清楚。据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资料,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等记载,汉代似已存在棉花种植和棉布纺织;〔4〕又如南北朝时期, 高昌(即今吐鲁番)亦可产棉织布。〔5〕不管对这些资料有无争议, 上述地区在当时大都属于边缘及少数民族地区,离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相当辽远,与当时的经济先进地区很少关联,更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不发生什么影响。大概直到唐代以前,中原地区对于棉布的原料“棉花”究为何物,还不甚了解,或往往得自传闻,记载中也常将它与木棉树混为一谈。〔6〕

      棉业在中国广泛展开,并一直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大约是始自宋代:“木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7〕宋代棉花是从两个方向传入, 即西北的陕西和南方的广东、福建。特别是广东和福建,首先成为最著名的棉产区,〔8 〕棉纺织技术也比较先进。〔9〕到南宋末年,在上述地区之外,江淮、 川蜀亦已传入棉作。〔10〕其中尤可注意的,是江南棉区的形成。元代初年,浙东、湖广、江东、江西等地曾由政府设置木棉提举司,〔11〕可见浙江、湖广以及江西在元代都有棉业传入。〔12〕又据明初洪武年间政府岁收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上百万匹棉布和数十万斤棉花一事,〔13〕可知在华北地区元代也已传入棉作和棉纺织技术。

      从明代以前中国棉花传布的情况来看,棉作的传入是多方面的,传布面也相当广;它分散在当时大多数省区之内,好像是信步而行;从当时记载来看,似也分不出孰优孰劣。

      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中国棉作的“试种阶段”。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可能只是地理的位置和交通的条件,例如从广东传到福建,又到江南,这样逐次向相邻地区传送;而很少计及土地是否适宜,更不考虑优势的比较;即使是在一省或一地区之内,也不一定是大面积的连片种植。这一时期棉作的特点,在生产上可以说是非常的分散,在消费上,也远远未能普及。

      无疑,宋、元时代乃是中国棉业的传布和初步形成时期。到明代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盖百倍矣”。故知“卉服之利,始盛于今代。”〔14〕

      据了解明代棉作几遍及全国各省区。〔15〕像任何作物种植一样,棉花生产也要受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但是与粮食等生产比较,这一限制对棉作则更为严格。例如,棉花不宜生长在过于潮湿的土壤,也不宜于连阴(特别是在秋季)的气候。这正是南方许多省区不宜植棉或后来退出棉作的原因。与粮食生产比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即从总的产需状况而言,粮食需要特别大量的农业耕地,相比之下棉作所需耕地要少得多。上述诸种因素决定了:第一,棉作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虽相当分散,和部分地表现为自给性生产,但它决不可能是“普及”的。通过对于明代或不论哪一时代棉作布局的了解,我们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不是相反。第二,同时不难看到,在较为适宜的地区,棉作都能超出自给,而成为商品生产。〔16〕第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必然要导致棉作地区或迟或早地趋于集中。

      在人们认为棉作最为“普及”的时代,棉作集中的趋势已有所表现。例如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最早的棉区闽、广等非适宜区的棉作已经衰落,而一些新的较具优势的地区则有所发展。如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说,华中湖北棉区(江花),华北山东、河北等棉区(北花),华东江苏、浙江棉区(浙花),正是今日的三大优势棉区。它们都不属于我国最早的棉区之列,但都在明代已然形成,并开始多少显现了棉作的优势地位,以致能将某些老棉区取而代之。经过有明一代的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总的格局就是,北方特别是山东的棉花大量输往江南,如东昌府高唐、恩县棉花“江淮贾落贸易,居人以此致富”,〔17〕兖州府郓城县棉花“贾人转鬻江南”,〔18〕致使江南“松之布衣被海内,……顾布取之吉贝,而北种为盛”,〔19〕形成“今北土之吉贝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的局面。〔20〕同时,江南地区一面输入北方棉花,一面也有与之约略相当的棉花输入闽、广(供当地纺织之用),更为大量的棉花则纺织成布,销往全国几乎各个省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