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与技术标准、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技术使能的智慧教育、面向信息化的教师能力发展、技术文化;胡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创变、人机协同教育智能、创新教学法(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内容提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创新和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不可否认,尽管数字化转型一词很早便已被提出,但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该研究首先探讨了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系统转型方法之间的差异,以从中透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数字化”内涵;从创变的本源中,洞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转型”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随后,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框架,从教学维度、基础设施维度、管理维度和外延维度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基础性场域。最后,从新范式、新思维、新能力、新环境、新资源、新应用和新文化的发展层面叙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能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2)04-0001-008

       数字化、信息化已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实践的主导方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带来重大变革,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系统的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围绕教育现代化、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社会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在教育领域,传统教育体系、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范式等,都面临着数字时代全新发展的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更是进一步催化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倒逼教育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革和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热点,也成了教育改革实践的主要方向。但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化”有什么差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转型”是什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核心要素和场域又是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正确把握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重点和实践方向。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数字化”内涵:信息化过程的数字跃迁

       以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形式扩展了人类生存和实践的基本方式,这使得虚拟空间成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应用的渠道,并成为延伸和控制现实空间的新方法。由此,通过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实践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数字化”的概念。其中,“信息”和“数字”是数字化的基本属性,而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系统转型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技术的基础之上,先讨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基于此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内涵。

       (一)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技术代际

       技术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从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层面看,技术的发展引发并且推动工业革命,将社会演变划分为不同的特征阶段,比如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这种划分逻辑一般是从时间跨度上来进行考量,进一步识别技术触发的转变,其内核是控制结构的转变。“技术代际模型”是识别技术触发因素的一种方式,它从控制结构的不同方式出发,确定了四个不同的代际: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信息化[1],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代际模型

       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中,控制机制和逻辑是由系统硬件的物理架构定义的。机械化指在工作流程中引入机器,将以前的非结构化工作转变为结构良好、机械化的过程,但系统各阶段之间的转换由人类进行。例如,打字机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手工书写、誊抄、复写和刻制蜡板的游戏规则。自动化引入了动力来改变以前结构化和机械化的过程,与手动移动流程的各个阶段不同,该流程现在可以逐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例如,为手表提供动力的发条,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内燃机。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实现了系统流程在过渡期间不需要明确的人工操作。

       计算机化指使用数字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来控制流程,主要是将计算机或电子设备用作一种设备来处理数据、对信息采取行动并编写指令管理其所控制的系统进程。此时,计算机化作为控制系统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控制技术系统的新可能性。例如,机器人学伴、学习管理系统。从自动化到计算机化,引入了软件控制结构,重点是功能和效率,但预编译软件的架构决定了机器的功能。在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中,技术用于控制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控制生产流程或控制设备的功能,即系统的行为方式是由作为系统本身一部分的机构决定的。

       信息化表示通过信息技术控制系统或事物的能力,其依赖数字文件作为系统特征和状态的描述符。信息化将信息技术的功能引入特定领域,其中信息技术承担了引导和控制这些功能渠道的角色,以及将功能扩展到以前技术上不受支持的程度,如引入人工智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发生了向数字维度的飞跃,这使得产生新形式的交互、生产和感知成为可能,即信息化过程中的“数字化”。系统信息化的结果是信息实体,可以在数字维度内创建、控制和转换,同时仍然能够产生现实世界的效果。计算机化和信息化系统都基于软件,但前者侧重于系统提供的功能效率和实用性,后者侧重于在运行时丰富系统功能的方法,从而使独立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整合到与信息系统共享的生态系统中。

       (二)信息化从信息管理到数字化信息激活

       从技术层次看,计算机化通过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连接系统和数据,促成系统内和系统间的信息联通;信息化基于计算机化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思维,在信息及其转换方法层面有了智能、速度、准确、优质等更高层次的设想。信息化本身具备非常多层次的范式,它承载了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以及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因此,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而动态变迁的过程。“数据化”依赖于数字技术,首先是从模拟格式到数字格式的数字化转换,可以说是“数码化”(Digitization);然后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改变组织的运作过程的数字化升级,也可以说是“数据化”(Digitalization);最后使得所有媒体融合,指向系统性的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