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21)03-0090-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身体社会的崛起”[1],身体史成为“社会文化史”或“新文化史”研究的新趋势之一,[2]并被看作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第九大发展趋势。[3]受此影响,教育身体史研究开始进入国内外教育史学者的视野。1996年,马尔科姆·维克(Malcolm Vick)专门讨论了从1850-1950年间,西方教育理论对于学生身体的认知与规训。[4]此后,他持续聚焦这一问题,于2000年在国际教育史学会(ISCHE)主办的《教育史》(Paedegogica Historica)杂志上,论述了教师的身体姿势、手势与语言,以此探讨历史上的教师身体形象。[5]2001年,伊内斯·杜塞尔(Inés Dussel)梳理了校服与纪律的关系,重新审视了教育体系中的身体管理。[6]2005年,欧洲教育研究协会年会(Europ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Research)专门就“教育中的身体”展开讨论,有学者根据历史图片资料,讨论了纳粹和前纳粹德国时期,比勒费尔德森林寄宿学校(Waldschule Senne I-Bielefeld,1923-1939)中的小学生身体。此后,英国《教育史》(History of Education)杂志先后于2007、2012年推出了两个专刊,共收录来自多个国家的14篇论文,聚焦教育史中“学生身体(The Body of the Schoolchild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学生活动、健康与身体(Sport,Health and the Body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这两大主题,涉及澳大利亚、英、德、法、瑞典等国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学生身体,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身体史的研究进展。2014年,国际教育史协会(ISCHE36)决定创设“触摸校园中的身体”常设工作组(Touching Body in School SWG),鼓励教育史研究者围绕“历史上学校中的身体”开展研究和讨论。至此,教育身体史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国际教育史学界的认可。 国内研究热度也随之兴起。2000年,中国台湾学者黄金麟的《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一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书中关于近现代学校体系对学生身体的塑造,着墨颇多,给教育身体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中国大陆对教育身体史的研究关注稍晚,但研究起点较高。2009年,何芳的博士论文《清末学堂中的身体规训》,[7]可以看作是中国大陆首次对教育身体史的专门研究。2014年,李艳丽的《身体:重构教育活动的另一可能》从教育活动史的角度,肯定了教育身体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同年于浙江金华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国际教育史协会主席,德国教授布克哈特(Burkhardt)向与会学者介绍说,身体史是当今教育史研究的四大趋势之一。2015年,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22届世界历史大会上,“身体史”作为四大主题之一,再次引起了教育史学界的关注。周洪宇教授等人更是将教育身体史视为“教育史学新的生长点”[8]。 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当前国内外的教育身体史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总体数量不多,也缺乏相对明确的研究范式,许多研究者对于教育身体史研究仍然比较陌生;对于何谓教育身体史、教育身体史的研究内容与对象是什么,不同学者在认识上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试从研究主题、研究理论、研究史料与方法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以期引起学界对教育身体史研究的关注与讨论,更好地推动教育史研究的开展。 一、研究内容与主题 周洪宇等人曾根据侯杰对身体史研究内容与对象的划分,将教育身体史划分为教育身体器官史、教育生命关怀史与教育身体视角史,并指出根据不同身体理论与研究需要,教育身体史研究内容与主题具有多种划分的可能性。[8]本文根据教育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拟把教育身体史的研究分为身体的生理面向、心理面向、社会文化面向三大主题。这三个主题关注到了身体所承载的内部与外部关系,基本上能够概括教育与身体之间的复杂关联。 (一)身体的生理面向研究 生理面向聚焦于身体的生理、物理属性,主要研究教育史上有关身体的直接教育与训练,它以体育教育史为主,也涉及了舞蹈教育史、医学教育史、卫生保健史等;既包括相关的教育理念,也包括相关的教育制度、政策以及实践。作为身体最基本的一个特性,生理面向的教育身体史备受关注,成果颇丰。与体育史、医学教育史等学科教育史不同,教育身体史很大程度上跳出了传统学科教育史的研究范式,聚焦于教育与身体实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教育是如何传递与身体有关的理念与知识的,教育与身体保健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空下具体实践与表现如何等等。李微、王智慧对古代与近代学校武术变迁过程进行动因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身体教育的演变;[9]孟鑫研究了二战时期中国学生的身体规训;[10]吉尔特·蒂森(Geert Thyssen)研究了二战时期德国学校教育中学生身体的“训练”要求与规训作用。[11]艾丽德·马克雷(Eilidh H.R.Macrae)研究了苏格兰女孩在学校运动中处理青春期女性身体变化的特殊方式,并以此探讨学校运动环境对女学生身体认知与保健方式的影响,[12]台湾学者游鉴明的《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一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女学生的体育运动、女子体育观的变迁、学校体育政策的更新,以及体育生活和体育竞赛对女性身体的改变与影响,[13]成为此类研究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