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三维的转换生成 在“耶鲁学派”文论家中,德·曼不只最早直观到了语言的三个维度的微妙差异,②而且率先发现了三个维度的转换生成机制。 在评论1970-1972年发表于《新文学史》杂志的几篇文章③的《文学与语言:一个评论》(1972年)这篇文章中,德·曼细心地批判了亨利克·马凯维奇(Henryk Markiewicz)对文学(语言)的属性的区分。语言三维的转换生成思想,最初似乎就出现在这里。 在《文学的诸限度》一文中,马凯维奇认为,“文学”必然包含如下属性:1.虚构性(在文学话语中,经验性所指的可能的缺席);2.比喻性(表征或非表征的转义的在场);3.“叠加的秩序”,即由非指称的考量所引导的语言选择的规则。(Markiewicz 5-14)比如,当一个词更倾向于语声的相似而不是语义的相同时,情况就是如此。与传统的表达或文学的审美特征这样一些说法比起来,这三个术语的明显好处,就在于它至少为文学这一从可靠的指称到可识别的语言学事实的幻想的客体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描绘。 马凯维奇明确地把三种属性看作语言的三种区分明晰的特征,并且认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单独存在都足以保证任何话语的一定程度的文学性。三者的同时在场并不是必然的。然而,德·曼却认为,这三个术语不过是三种修辞手段的概念化而已。如果把它们都翻译回去,我们便不难看到,“虚构”的另一术语即模仿,“比喻”可直接被看作隐喻,双关即“叠加的秩序”的典型例证。这三种属性的公分母,即修辞或修辞性。 从修辞的层面上讲,每个人都很容易证明,要严格地区分开各种转义和比喻,是多么困难的事。我们很难精确地指出,词语误用在什么时候就变成了隐喻,隐喻又在何时变成了换喻。因为,从一种修辞手段到另一种修辞手段、从隐喻到换喻的转换是流动的。这种“流动性”在三种修辞手段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双关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基于声音的隐喻事件。在这一隐喻中,声音的相似至少最接近实质性替代的可能性。隐喻则可被看作是一种模仿。在这种模仿中,意旨模仿手段,字面意义模仿比喻意义。这一比喻意义奠基于与第三个比较的术语普遍相似的基础上。[……]这三种属性如此错综复杂地叠加在一起,以至于说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单独存在,几乎已毫无意义”(De Man,Blindness and Insight 284)。 “更重要的是,就其本身而言,每一个术语都是高度模棱两可的。每一个术语都具有被误读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构成了它自身的内部法则。可以说,实际上它们就是对这一可能性的概念化阐释。”(Blindness and Insight 284)据此,德·曼的结论是,就像模仿既暗示了所指的真实,又暗示了所指的回避一样,像书信与小说、记忆与想象、模仿与虚构、真相与谎言之类的二元对立(即真实与虚构、直言与修辞、文学与非文学的二元对立),其界限并不是截然分明的。它们往往相互纠缠、相互转化、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在一起。 因此,唯一可以肯定地说出的事,就是它允许了在两种选择之间的举棋不定。隐喻这一狡诈的潘多拉盒子打乱了一切。它公然反抗通过几个词语就想唤起记忆这一话语实践的惯例。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凯维奇的分类术语为我们反思在字面的再现和比喻的表征、想象和事实、真理性阅读与修辞性阅读之间的混乱认识提供了可能,但他的结论却是一个幻觉。他的所谓精确的分类事实上揭示了不可避免的混乱性。 表面上,上述评论只是揭示了要清晰地区分开各种修辞手段的困难,但实际上,联系到德·曼的整个修辞性语言论思想的语境(这一语境即:从言说必然存在三个维度的分离与聚合这一隐秘事实出发,证明所有言说都具有修辞性这一根本属性),我们马上就应意识到,上述评论其实已经暗含了这样一个思想:即精确的修辞分类之所以不可能,乃是因为语言三维的错综交织及转换生成机制。这一转换生成机制,根据德·曼的相关说法,就是指: 从能指—所指关系的确立到指称的丧失,从主体间性维度的建立到该维度的瓦解和重建,从自反关涉的语言游戏到能指—所指关系的回归。尽管语言的这三个维度可以相互分离,以致有时竞相互冲突、彼此错位;但是,语言三维的任何一个维度的存在,都为另外两个维度的存在提供了基础——相应地,语言三维的任何一个维度的存在,都以另外两个维度的存在为前提。不仅如此,语言三维的任一维度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另一维度的功能的自我瓦解,同时还意味着这一维度向另一维度转化的可能。在我们实际的文学性(修辞性)言说中,语言三维的任一维度,彼此都具有向对方转化的可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方面德·曼认为,从比喻语言的观点看,指称的不可避免的丧失表现为一种能指的解放。“它引发了修辞颠倒的活动,并允许它们自由嬉戏,而不受意义的指称强制力的妨碍。”(De Man,Allegories of Reading 47)但是另一方面,与卢梭一样,德·曼并不认为“语言的指称功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废除、括在括号内或者使之变为仅仅是一种偶然的语言特性”(德·曼220-21),悬置的意义不是令人乏味的游戏,而永远是一种威胁或挑战。“对指称意义的可靠性失去信任并没有使语言摆脱指称的强制和比喻的强制,因为对于失去信任的肯定本身受真实和虚假的思考的支配,因此这些思考必然是指称的。”(德·曼221) 语言三维的转换生成机制具有本源性和隐蔽性。通常来看,它具体地体现为语法、逻辑和修辞的转换生成。由于这一发现牵涉西方思想史上众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有必要花些篇幅,对之作专门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