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20)03-0105-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学术界开始关注三线建设研究。纵观学术界30多年来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和调整改造等方面,有关三线建设布局的研究较少。①四川②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企业数量多、范围广,在整个三线地区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档案资料,从历史地理学、工业地理学角度初步探讨了三线建设企业的布局与四川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求教于方家。 一、四川三线建设企业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备战问题摆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程上来。1964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专门讨论“三五”计划时,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的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③,提出三线建设问题。“据此,中央改变‘三五’计划的最初设想,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备战的重大战略部署”。④ 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四川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国家对四川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时期,国家对四川的投资总额即达268.89亿元,约占同期国家对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9.8%。⑤ 在大规模投资下,四川兴建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峨眉铁合金厂、乐山轧辊厂、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挖掘机厂、红岩机器厂、东方锅炉厂、东方汽轮机厂等450个企业⑥,涵盖了机械、冶金、化学、电子、能源、兵器、航空、航天、船舶及核工业等工业门类。 从工业门类来看,四川三线建设企业以机械、兵器⑦及冶金工业为主,这三类工业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61%。其中,机械工业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32%,兵器工业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16%,冶金工业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13%。化学、电子、能源工业企业所占比例仅次于机械、兵器及冶金工业,分别为11%、10%、8%。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企业所占比例较小(详见下表)。 四川三线建设企业布局情况表 单位:个
| 机械工业 | 冶金工业 | 化学工业 | 电子工业 | 能源工业 | 兵器工业 | 航空工业 | 航天工业 | 船舶工业 | 核工业 | |
重庆市 | 63 | 14 | 29 | | 10 | 22 | | | | | |
成都市 | 23 | 3 | 8 | 5 | | 1 | 3 | | | | |
自贡市 | 17 | 1 | 2 | 1 | | | | | | | |
渡口市 | | 7 | | | 3 | | | | | | |
温江专区 | 9 | | 2 | 5 | | | | | | | |
绵阳专区 | 6 | 4 | 1 | 19 | 3 | 5 | 2 | | | 1 | |
宜宾专区 | 5 | | 5 | 3 | 2 | 10 | 1 | | | 1 | |
内江专区 | 12 | 2 | 2 | | 1 | 3 | | | | | |
江津专区 | 3 | 4 | 1 | 3 | 1 | 16 | | | 2 | | |
南充专区 | | | | | 4 | 10 | | | | | |
万县专区 | | | | | | | | | 12 | | |
达县专区 | | 5 | | | 2 | | | 10 | | | |
乐山专区 | 4 | 6 | 1 | 8 | 3 | | | | | 3 | |
涪陵专区 | 4 | | | | | 6 | | | 2 | 1 | |
雅安专区 | | 2 | | | | | 6 | | | | |
西昌专区 | | 6 | | | 2 | | | 1 | | | |
凉山彝族 | | | | | | | | | | | |
自治州 | | 3 | | | | | | | | | |
阿坝藏族 | | | | | | | | | | | |
自治州 | | | | | 3 | | | | | | |
说明:冶金工业包括黑色冶金工业(即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两大类;能源工业包括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及核工业属于国防工业。本表在对三线建设企业进行工业门类的划分时,没有严格按照工业地理学的分类法,而是依据生产内容对其进行分类。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市化学工业局:《要求一线支援三线研究设计单位意见说明》(重庆市档案馆:1111-1-242),《化学工业部关于重庆中南橡胶厂搬迁进度问题的批复》(重庆市档案馆:1111-1-267);重庆市化学工业局二科:《关于122工程水源变更增加投资、设备请示报告》(重庆市档案馆:1111-1-828);四川省物资厅:《四川省物资厅转发座谈纪要的通知》(四川省档案馆:069-247),《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实现储运工作革命化——储运管理局一九六五年工作总结和一九六六年工作安排》(四川省档案馆:069-268);四川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四川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生产办公室请核批我省一九六七年地方基本建设歼灭战及重点收尾、重点施工项目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069-1303);《重庆化工志》(重庆化学工业志编辑委员会1992年编印,第380-393页);《四川省机械工业大事记(1977-1985)》(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88年编印,第197-204页);《四川省志·机械工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362页);《四川省志·冶金工业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6-158页);《四川省志·电子工业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成都市志·电子仪表工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自贡市机械工业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0-86页);《自贡市工业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1-389页)等资料统计而成。 在机械工业方面,1965年,四川机械系统“全系统归口企业123个,共有职工5.39万人,机床设备8767台,固定资产原值2.94亿元,年总产值2.3亿元”。经过三线建设,“到1978年末,全省机械系统归口企业281个,共有职工25.4万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6.5亿元,年总产值18.21亿元”。⑧为适应第一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一机部)“调整一线,加强三线,逐步发展内地企业,扩大军工专用机械产品的生产能力”⑨的要求。1965年,“国家计委、国防工办联合召开‘615’定点协作会议,又确定四川机械系统新增加一批军工专用机械产品生产厂、点”。军工专用机械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促进了四川机械工业的发展。据统计,“1961-1985年,全系统累计生产军工专用机械产品44个大类(全国生产56个大类)、400多种、270多万台,总产值18.6亿元”。三线建设中建成的机械工业企业,使四川机械工业的门类进一步齐全,形成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石油化工、仪器仪表、汽车、电工、农机等主要门类。其中,第二重型机器厂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等级较高的重型机器制造基地,到1980年国家累计投资4.95亿元。东方电机厂是“三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内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骨干企业之一,到1980年国家累计投资1.54亿元。四川仪表总厂是一机部三线建设内迁新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其建成使四川“形成从仪表材料、仪表元件、到整机制造、成套装置较完善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体系”,“1980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8086万元”。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