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追寻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紧紧围绕人的主题,尤其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追寻展开。这个核心命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渐次展开的,也源自文艺理论家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文艺现象的回应。伴随着人的主题的渐次展开,文艺理论的讨论也逐步回归艺术本体,围绕新的创作现象的出现,理论界借助西方文艺理论话语对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流派的探讨尤为集中。同时,一批致力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学者从本土理论出发对人的主题作出回应。而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立场的国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发声也成为建构改革开放40年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文艺创作出现了从俗从众的倾向,人的主题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有被淡化乃至被搁置的趋势。对于人的主题的重视需要在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旨向中重新思考。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改革开放4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社会变化速度最为迅猛的40年,也是变化最为深刻的40年。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近40年来所出现的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均源自文艺理论家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文艺现象的回应。改革开放40年,理论家们所讨论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价值发现问题。在围绕人的价值的发现问题的解读中,一批理论家致力于现代启蒙,通过引述西方现代艺术理论解读中国当代新的艺术现象,启蒙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另一批理论家致力于中国传统资源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寻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这些探索均未脱离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也未脱离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从意识形态领域中对文艺的发声。所以,改革开放40年的文艺理论源于三大理论资源,一是国家意识形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立场对文艺的发声,二是国门打开之后西方经典文艺理论资源的输入,三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资源的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围绕人的主题,尤其是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追寻问题来思考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

      一、改革开放40年的文艺理论从发现人的价值开始

      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对“文革”的全面反思、对“文革”期间左倾错误路线的全面否定开始的。而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种反思已出现在文学创作领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这篇小说发表在1977年第11期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小说一发表,就引发了理论界的争论。而《班主任》所提出的对问题学生宋宝琦的理解与关心,以及对谢慧敏的剖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对人的价值关怀的起点,文艺理论家们面对的关于《班主任》的争论也成为改革开放文艺理论出现新面貌的起点。

      随着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思想领域的大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直到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否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决定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由此逐步全面铺开。其中,否定“两个凡是”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思想解放扫清了道路,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成为改变日后理论话语模式的关键,也成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的关键。

      在对真理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引发社会强烈共鸣,报纸加印150万份仍然脱销。这篇小说一发表立刻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当年9月2日,《文艺报》召开座谈会专门讨论《班主任》和《伤痕》两部小说,“伤痕文学”的概念开始流传。①而“伤痕文学”正是在反思“文革”对人的心灵的伤害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人的个体价值的。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各民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②这个讲话从根本上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僵化思想,引发了让一部分人因“辛勤努力成绩大”而“先富”的观念的产生,让原先一切从“公”的社会制度中加入了“私”的成分,让因一切从“公”的制度所造成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所引发的社会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意味着对个体力量差异的认可,也意味着个体力量在未来社会改革过程中的崛起,从而让“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价值的发现与追寻的问题落实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当中,从而成为此后文学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关注人的个体价值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这篇讲话与文艺创作中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关注几乎是同步的,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始,国家从意识形态领域对个体能量的重视与文艺界对个体价值的重视形成了合力。所以才会有此后波涛汹涌的改革大潮和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文艺理论话语的丰富

      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在这封写于1965年的信中,毛泽东主席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引发了理论界对“形象思维”的讨论。但在讨论过程中,人们依然运用传统的理论资源来认识这个问题,显示出理论资源和话语模式的单一性。1979年1月,钱锺书、杨绛、柳鸣九、刘若端、叶水夫、杨汉池、吴元迈等参与编译的《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研究资料;(2)文艺理论问题研究资料;(3)文学史上重要时期,重要流派或思潮研究资料;(4)现代、当代各国文学及流派研究资料;(5)重要作家和批评家、重要作品研究资料;(6)现代资产阶级作家、批评家的论著;(7)现代修正主义者有关文艺的言论或著作;(8)其他。③这部译文集的出版以“形象思维”为纽带,为当时的理论家们提供了别开生面的理论资源。对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以及国外文艺理论的引入,大大丰富了改革开放的文艺理论话题。这些话题把理论家的思维从作家作品的外围研究引向对作品自身艺术特点的研究,但即使如此,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开始井喷式涌现,人的价值的发现问题依然持续成为文艺理论话语的核心命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