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符号化。与人类心灵的三层面对应,艺术形象分为普通形象、典型、意境,审美感体现个体性、群体性和全人类性,艺术符号包含次语言、元语言、超语言,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兼有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艺术作品具有感性外观层、认识评价层、哲学意味层,艺术鉴赏经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过程。与人类心灵的两系列对应,艺术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掌握世界方式,艺术风格可分为优美、壮美和弱美,艺术形态于是有再现型、叙事类和表现型、抒情类,艺术发展也因之贯穿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 关键词 文艺 心灵 三层面 两系列 艺术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对象化、物态化、符号化。在艺术中,“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1)]。“艺术把它的每一个形象都化成千眼的阿顾斯,通过这千眼,内在的灵魂和心灵性在形象的每一点上都可以看得出。”[(2)]不仅“文学是人学”,所有的艺术品种莫不如此。从“人”的角度考察艺术,当能最得艺术真谛;对艺术现象的解析实质上也是对“人”的解析,无怪乎克罗齐说:“艺术问题不仅能更方便、更自然地引导人们养成思辨的习惯,而且还能抽取逻辑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主旨。”[(3)] 1.艺术的特定位置 1.1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可以把“社会”理解为人类群体组建起来的生存空间,它由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结构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生产方式,后者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由于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结构当是交叉关系。社会亦像一个有意识的人,其身心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诸形式所居位置各有不同。一般说来,政治思想与法权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的反映;社会心理反映经济基础虽然直接,但较为表浅、零散;伦理道德观念常常与一定的经济基础既有对立又有吻合,无论就内容还是就理论形态看都居于上述二者的中介位置。宗教、哲学距离特定的经济基础较远,往往跨越时代、地域;科学可以看作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而当它介入生产过程,则成为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文学艺术反映经济基础却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它既不像科学那样“积极入世”,又不像宗教、哲学那样“超凡脱俗”,既鸟瞰人的现实生存的方方面面,又仰望理想天空的绚丽云霓,当与宗教、哲学及科学同属一序列且居于它们之间。上述可图示如下页附图[(4)]。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位置图 1.2不应将文学艺术简单归入社会上层建筑。严格说来,只有“积极保卫自己基础”(斯大林)的部分意识形态才属于广义的(加“全部”、“整个”等修饰词)上层建筑;并且,文学艺术既含意识形态性,又具非意识形态性。由此更易解释艺术中阶级性、民族性、全人类性相交织的复杂情形。 1.3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艺术的场。人类心灵有三个层面:感性、知性、志性。感性包括直观表象和体验情感,知性体现于认识抽象和评价价值,志性包含自性原型与自由意志;它们形成两大系列,纵横联系,交叉感应。物理世界演化出心灵世界,心灵世界促成文化世界的建立。刚从动物界走出的人类,感性、知性、志性融而未分,对外部世界的掌握是“实践—精神的”,意识处于原始的混合的状态。劳动与游戏是人类得自动物的遗传,最初也融而未分。随着火的发现、生产工具的使用,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实践领域渐趋扩展。游戏的形式渐趋符号化,意蕴逐渐丰富化,最早的艺术形式——原始歌舞便从中孵化而出。与此同时,劳动则一直在呼唤知性发展和技术进步,原始人希冀劳动变得轻松并获预期结果,臆测现象世界的因果联系,于是有原始巫术发生。在巫术中已显露志性之萌芽(力图驾驭自然)。人类基于志性随后滋生出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宗教),从拜物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展示出人类追求宇宙最高统一性的轨迹。原始巫术可分为“理论巫术”和“应用巫术”,或称“伪科学”和“伪技艺”,它们的破产即理论科学、应用科学的催生。成熟的宗教既含信仰、理论部分,又含伦理、仪式部分,前者可谓是一种“不完善的哲学”,后者与近代伦理学有着渊源关系。科学注重客观反映,力图“按本来的样子”认识世界的各别侧面,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真”);伦理学指向“善”,力图“按应该有的样子”来确保人伦世界的秩序,其深处与哲学的信仰汇流为一。艺术由歌舞扩展到借助外在物质媒介,进而产生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等诸多品种,分化出叙事、抒情、戏剧诸种类及各种体裁,或侧重反映现实,或偏于超越现实。艺术是徜徉在科学与宗教、历史与哲学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艺术指向“美”。审美的中介性与大脑的生理结构有关(从爬行动物脑进化到人脑,司感性层是人脑中间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