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8)04-0003-08 顾明远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灵魂,就是对于“现代精神”的不懈追求,就是力图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努力把中国教育从传统教育转变为现代教育。可以说,顾明远教育思想的主线与主脉,就是倡导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就是为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鼓与呼”,顾明远教育思想洋溢着浓郁的现代精神。 顾明远先生见证了新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他关于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论述,尤其是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率先开展且引领学界,如同池田大作所评价的,“提倡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顾明远先生的先见之明”。[1]顾先生的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思想与时俱进、时间跨度大;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级各类教育。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作为公共政策话语肇始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把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首要战略目标。2018年,我国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顾明远先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引领者。 顾先生1980年发表《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一文,1984年发表《新的科技革命与教育的现代化》一文,其后又有多篇关于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论文以问世,前后持续几十年,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 顾先生著作宏丰,其中《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传统与变革》《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等,都重点涉及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而与薛理银合著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可以视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专著,第一章为教育现代化与比较教育的制度化,第七章到第十五章依次为发展学与发展教育学、发展理论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人口与教育发展、教育结构与教育发展、课程改革与教育质量、教育资金经费筹措与分配、师资培训和教育发展,把现代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置于国际教育比较的大视野中、置于发展理论的学术框架中,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主张。 本文对于顾先生现代教育和教育现代化思想的梳理,就是基于上述论文与著作。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全面系统梳理,仅仅择其精要予以呈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还望方家指正。 一、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顾先生是在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的宏观视野下,讨论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问题的。他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按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生产力的发展来划分,它大体上经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大阶段(这里暂且避开离现代化较为遥远的狩猎社会),可以从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系统和思想观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三个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的特质。(见表1)
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它们都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在教育上的反映。顾先生在《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中,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三种社会之教育的不同特征。本章因篇幅限制,仅从顾明远先生的论述中,抽取教育目标、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予以简要说明。 在教育目标方面,古代教育是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教育具有等级性,它发挥的是教育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与宗教功能。现代教育强调教育的生产功能或经济功能,强调教育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代表工业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别强调人本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不像传统教育那样,在人之外还树立上帝的权威,它强调人性的解放和人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使教育思想脱离了虚幻的彼岸世界而回到了理性的现实之中。工业社会的受教育者具有广泛性与平等性,这与农业社会受教育者的非广泛性和不平等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农业社会,教育的发展水平不高,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受教育者只是整个社会成员中数量很少的一部分,这种非广泛性与不平等性紧密相连,即这些少数的受教育者主要集中于贵族和富人子弟,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弟则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教育存在性别歧视,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工业社会,这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其中最具革命性的措施就是义务教育的实施与普及。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性别、家庭状况、财产和文化背景,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受教育者的广泛性与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