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9/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7)11-0048-08 法国的教育体系在西方国家中是特立独行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可称得上特色鲜明。例如,为什么法国高等教育中会存在大学和大学校的双轨制?以培养实践人才为初衷的大学校如何演变为专注高级理论教学的教育机构?此外,学科分类等级化、教育免费,轻视职业教育等现象同样给研究者制造了困扰。同时,针对精英化教育、教育的国家集权化、教学脱离社会现实等饱受诟病的结构性问题的多次教育改革尝试均收效甚微。[1]如何解释改革所遭遇的阻力?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把法国教育体系置于整个法国社会体系中去考量。因为“一个社会的教育体系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社会体系并同时构成了社会体系延续下去的主要手段”[2]。聚焦教育体系社会功能的观点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定性为科层的”法国教育体系只是科层制的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使命是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①然而,这还无法完全解释为什么在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科层制社会中(主要是西方社会),法国的教育体系会如此的“独特”。尽管克罗齐埃在《科层现象》的结尾也试图从法国社会的独特属性——法国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包括教育体系在内的科层制的法国社会体系②,但在抽离出科层制一般规律目标的指引下,克罗齐埃没有、也不可能在把科层现象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如果说克罗齐埃已经提到存在一种“法国模式”,那么教育体系的“法国模式”是建立在怎样的文化价值观之上的?本研究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力图系统解读法国教育的特色。 一、法国教育的特色 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法国教育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学与大学校的双轨制、理论教学至上和免费教育。 (—)大学与大学校的双轨制 法国高等教育由公立大学和大学校两个独立并行的系统构成,前者继承于中世纪的教会大学,后者发端于拿破仑精英化和专业化的教育改革。两个系统的组织和运作遵循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 1.追求“人性高贵”的公立大学 从历史上看,教会是法国大学的创办者,也一直是大学的实际控制者和管理者,因此,大学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旧制度下等级③社会价值观的烙印。今天的法国公立大学并非一个均质的整体,是由三个按照学科体系划分而成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文理学院,技术学院与药学、医学和法学院。三个部分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招生方式、教学组织等各个环节上均有本质上的差异④。作为中世纪大学的主体继承者,今天的文理学院仍然是教士等级教育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教士关注的是神圣世界、死后的救赎与灵魂的不朽,在充满神谕与启示的《圣经》和代表理性的古希腊哲学的指引下,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解脱。在教士等级精神气质的熏陶下,文理学院的使命在于对人精神的开化、思想的启蒙,以使之成为更高层次的、“高贵的”人。这种普世性的教育理念的对象是所有人,确切地说是世俗世界中处于蒙昧状态的人。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对学生的筛选,而其对“高贵”纯粹精神层面上的理解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削弱了文理学院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相较于大学校,公立大学毕业生在法国社会经济管理群体中占比偏低。这是因为:“他们抗拒行政级别,抵触上下级关系……这种抗拒和抵触有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如班次时刻表、工作时限、招标细则以及来自上级、股东、客户的监督等等)。具体表现为以精神追求为由(如天职、原理、探索等),反对向经济利益低头,并由此反对年轻的知识分子向雇主低头。其次,文理学院的毕业生还表现出对承担领导角色的厌恶。他们并不喜欢作为‘行政级别上的上级’去面对‘下级’。”[3]事实上,大部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最终都选择从事教育(尤其是中等和高等教育)和研究这类更接近教士等级的职业。 2.培养“知识贵族”的大学校 大学校遵循的则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不仅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原料,也为新时代的法国设计了新的共和国精英的培养方式。作为革命的成果,巴黎综合工科、巴黎高师以及其他艺术和职业专门学校几乎在同一时间相继创立,这标志着一种全新教育模式的诞生,其本质就是作为新贵族等级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介入此前一直由教士等级垄断的知识传播领域(参考文理学院模式),并借此提升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知识贵族”。它从流行于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造物主赋予的天赋,都有将其发掘的使命”的思想出发,认为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特定天赋才能,而正是这些天赋才能决定了每个人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因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是“天生治国”的。[4]大学校要培养的是权力精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辨识应该成为权力精英的人。这被布尔迪厄解释为把学生召唤进“权力场域”进行培养。学生的潜质是其占据权力职位的正当性的基础,要远远重于其所接受的培训。很显然,这与认为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后天启蒙的教权主义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这样的理念下,大学校模式最重要的内容是入学选拔,而选拔的难度反映的是学校的水平。在综合工科首次入学选拔中,考官就被明确要求主要依据学生的天资,而不是其现有知识水平去挑选。[5]在这个意义上,入学选拔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上帝的判断,即每个人从造物主那里获得的天赋。选拔通过后,社会地位的问题旋即得到解决——成功者获取了终生受用的“知识贵族”头衔。 (二)高高在上的理论教育 法国教育的另一个特色是理论教学占据绝对崇高的地位。在大学校系统中,在“越是涉及抽象高深的理论知识,越能够测定高品质的才能”的指导思想下,选拔考试本身就立足于纯粹的理论分析。入学后,学生接受的高水平课程教育也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上,以证明其“知识贵族”头衔的含金量。声望最高的巴黎综合工科只提供纯粹的理论教学(企业实习并非教学内容),只有一些被称为“应用性”的学校才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设置之中且比重非常有限。这种情况甚至影响到学生对所接受教育的定位。比如,力学在法国被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而在美国却变成了土木工程系的实践性科目,这给大学校出身的法国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同样,在文理学院对未来教师的培养中,课程体系中最被看重的是最为理论化的部分。教学法及其他的实践知识则被看作次等知识。尽管对此抨击的声音不绝于耳,认为年轻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准备严重不足,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很难改变,更何况必须通过严格的、理论化的国家专门考试才能取得大学或高中教师职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