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翟天山,华中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推进了经济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这不仅使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应该看到,物质文明的增长,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市场机制的建立,在焕发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的现象,如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个人意识太强、集体观念淡漠;索取和享乐有余、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欠缺等新的精神生活病症。在此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之后,学校德育工作更成为了社会上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从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教育工作者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面对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感到很不适应,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仍然感到收效不大,有许多人甚至开始怀疑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效性。如有人认为“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是中心’的时代,抓德育有用吗?”“学校讲半天,不如社会上一支烟,学校教育还能发挥主导作用吗?”“现在的学生思想复杂了,教育起来太难”等等。由此看来,要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德育改革中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学校德育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人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是效果不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好的教育要求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得当,因此,要从改进工作方法入手,改变“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的被动状况;也有人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是教育要求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改革教育内容来提高学校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进而提高德育的社会效益;还有人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是针对性不强,教育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违背了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因而出现了“成人化”、“模式化”的非科学倾向,所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的关键是要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办事。以上看法都有其现实依据,的确值得思索和探讨。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德育工作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必须对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作整体思考。

      所谓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仅是指内在效果(即教育要求能顺利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是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能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此外,学校德育的有效性还表现在德育效率上(即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作为一个德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来加以认识和探讨,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特别是当社会改革将效益观念和效率观念作为重要追求目标之后,学校德育改革便逐步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作为了德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作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同时,对于学校德育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初,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德育效果问题,即在当时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学生难教,教育的要求难以“内化”,往往只能处于“服从”水平,于是“内化”问题便成为了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人们在作了一番探索之后发现,学校德育的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教育要求不切实际和教育方法不妥,因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分层次提出教育要求,主张从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抓起,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又如改进德育方法,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探索对于克服“成人化”的影响,对于提高学校德育的科学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信息多元化和价值冲突等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教育的要求仍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似乎更信奉看得见的“社会现实”,更相信自己在宣传媒介中读到和看到的有关精神生活的新主张。一些教育工作者在作了多方提高德育实效的努力之后,只好发出“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感叹。

      如何进一步解决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呢?人们从现实社会状况出发,开始作一些社会性的思考,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实行“综合治理”的方案,要求社会为学校提供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还有人提出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协会”和“家长学校”来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确保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应该说从单纯“就德育论德育”到“就社会论德育”是一个飞跃,也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一种新思路。实际上,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比之智力和技能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社会的教育力量,更加依赖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学校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之时,不能仅仅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评判社会发展的健康与否。因为,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回复到50年代或60年代的状况之中去。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竟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即便是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或是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去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虽然集中表现为效果不佳,但深入一层来看,还有一个德育效益不大的问题,而且,也许是德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