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学实验分类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慎英 广东省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
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强调“创造”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明确倡导“创造教育教学”并付诸实践者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80年代初创造教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影响较大的创造教学实验有: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等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北京161中学刘文明,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赵植檀,山东省“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创造活动课题组张景焕等人进行的“创造课”教学实验;陕西师大张熊飞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马芯兰的“四性教学法”实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组织的“综合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实验;天津市教科院张武升等人主持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实验,等等。进一步归类,这些实验可以归入三个大类:第一类为“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第二类为“创造课”教学实验;第三类为“学科创造教学”实验。此外,一些以“结构”、“发现”、“探究”立题的教学实验如北京师大冯忠良主持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深圳市实验小学进行的“引探教学法”实验,北京市育才学校王淑兰进行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实验,沈阳市第11中学郭凤其进行的“诱导——发现法”实验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作了某些努力。下面,笔者就上述三类的创造教学实验作些评述。

      一、“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

      重视课外活动的创造教学实验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市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教学)”实验与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的“小学生创造才能培养的整体改革”实验。早在1980年,和田路小学就开始进行以“开展科技小发明”为中心的教改实验。(1)使课外活动制度化。将劳动课、创造发明课列入课表,其它课外活动以“活动表”的形式固定下来。(2)课外活动系列化。由学校编写以创造发明的“和田12技法”为主要内容的正式教材,使各年级创造性课外活动保持一定的序列。(3)课外活动自主化。让学生自己活动,自己管理,自己总结。(4)课外活动社会化。以各种形式展示学生课外活动的成果,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发明竞赛,帮助学生申请专利,把学生的作品介绍到工厂投产,等等,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创造的社会价值。课外活动社会化也包括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接触实际生活。[①]

      1988年后,和田路小学开始由单一的“科技发明”式、“课外活动”式的创造教学转向课外活动与课堂(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验,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作为理论支持,以“做”(也称“训练”)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品质。但从实际影响上看,能够体现“和田特色”的,仍然只是“课外活动”式的创造教学实验。

      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的“小学生创造才能培养”的实验研究起步于1984年9月。从一开始他们不仅重视课外活动的创造教学价值,而且同时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与创造精神。不过,在学科教学方面,香厂路小学所提出的“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材结构”、“突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发散性”等尚欠新意,较有成效的仍集中在课外活动(或活动课程)领域。具体包括(1)视听信息教学。全校普遍设置信息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发布和储存,设五个信息广播台。(2)报刊阅读教学。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订阅报刊100多种,除每周一节独立阅读课外,再分低、中、高设立三个大型的阅读指导组,并定期举行阅读知识竞赛。(3)专项兴趣教学。把课外活动纳入正式活动课程表,每周两个半天(共4课时)为学生开设棋类、书法、乐器、手工等19个专项兴趣小组,由学生自己选修、每学期调整一次,每年以艺术节的形式展示教学成果,评出“十佳”小能手。[②]

      随着“活动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兴起和发展,“课外活动课程化”现象已经成为事实。此种现象在和田路小学及香厂路小学的创造教学实验中隐约可见。因此“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也可移为“活动”式或“活动课程”式创造教学实验。

      二、“创造课”教学实验

      “创造课”教学实验的主要特征是专门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并编写专门的实验教材。影响较大的“创造课”教学实验有:北京市161中学刘文明的“创造学课”实验;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赵植檀的“思维训练课”实验;山东张景焕等人组织的“创造活动课”实验。

      1989年,刘文明开始进行旨在“促进高中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③]自编创造教育理论教材《中小学生怎样开发创造智慧》,在高一实验班中,每周开设2课时,一年72课时的“创造学课”。其辅助教学策略还包括开展小论文答辩会,支持创办《创造导报》,设立“独创信息本”,指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协同有关学科进行教学。该年前后,天津上海道小学赵植檀也开始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实验班每周三、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参加两节“思维训练课”(每节40分钟)教学。训练程序为提出问题——引导变通(鼓励发散思考)——小结。此外还设几种具体的训练形式,包括求异回答问题、合理构思和离奇想象故事、以简单图形发散出种事物、自由联想式绘画等等。1990年后,此项实验转向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山东张景焕等人将自己组织进行的实验称为“创造活动课”实验。[④]自编“创造力开发”实验教材,每册教材40课时左右,每年一册。在教学(训练)方法上采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在创造活动中,学生通过尝试错误来发现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主要负责呈现材料,引起儿童探究的兴趣,并为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适当的启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