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是我国人民因地制宜开发沿河、滨湖洼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有效水利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大别山以东,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之江淮大地也是圩田兴盛之区。本文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考察了江淮圩田的开发状况,从而勾勒出江淮圩田的发展脉络、区域分布特征、类型,以及在圩田维护方面的成就与经验,以供当今现代化建设参考、借鉴。 圩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地河汊纵横、湖泊棋布、地势低洼的地形特征而创造的开发浅沼、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有效水利田。宋·沈括称:“江南大都皆山也,可耕之土皆下湿,厌水濒江,规其地以堤,而艺其中,谓之圩”〔1〕。 南宋·杨万里《圩丁词十解序》:“农家云:圩者,围也”;并说“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2〕。 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称赞此种水利形式“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3〕。江淮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河道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大片地区低洼沼泽,很适合圩田的推广和应用。 一、圩田的兴筑与发展 我国圩田技术首创于江南。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就在太湖流域筑堤断绝外水围田,促进经济发展〔4〕。 秦汉后不断向周边地区推广。江淮地区修筑圩田,滥觞于三国。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5〕。孙吴为与魏、蜀抗衡, 在沿江大力推行屯田,以充军需,并设屯田都尉、典农都尉、督农校尉专司其事。建安十九年,曹操派朱光任庐江太守,屯田皖江,大开稻田。不久,吴将吕蒙上书孙权,说“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6〕。孙权从计征皖,令吕蒙镇守皖口,兴屯田, 修水利。不久,诸葛恪掳来“山越”万余人,迁于庐江、皖口继续屯田。孙吴在皖江地区的屯田,势必与水争田,筑堤防水,这样圩田就在本区出现了。望江县西圩属吴屯田之区,有良田37000余亩,即创筑于此时。《读史方舆纪要》卷26《西圩下》曰:“志云,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余(斛),即此圩也。”“计当日所屯,非仅西圩也,自西圩抵山口皆屯地,筑堤开稻田,后皆废,存东圩、西圩,而东圩亦废,独西圩著,圩周三十余里。”〔7〕黄龙二年,筑巢湖“东兴堤”。 赤乌中,为卫护圩田,又于含山县东南建铜城闸,“遇旱则积,遇涝则启”,周围田地,“遂成膏腴”〔8〕。 到宋时,江南圩田已十分普遍和完善,范仲淹云:“江南应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9〕。 芜湖的万春圩,周长达42公里,良田127000亩,圩中大道长11公里。沈括《万春圩图记》称:“其为博六丈,崇丈有二尺,八十四里以长。夹堤之脊,殖植以桑,为桑若干万。圩中为田千二百七十顷,取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杂字千二百七十名其顷。方顷而沟之,四沟浍之为一区。一家之浍,可以舫舟矣。隅落部伍,直曲相望,皆应法度。圩中为通途二十二里以长,北与堤会。其袤可以两车,列植以柳。为水门五,……圩既成,天子赐其名曰万春”〔10〕。但江淮圩田也有相当的规模。据《宋史·食货志》、《宋会要辑稿》和有关方志的记载,宋时庐江、合肥、无为、历阳、怀宁、枞阳等地均有圩田分布,数量以百计。宋代大兴围湖垦田,始于政和年间。南迁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11〕。绍兴三十年,巢湖东南岸“修筑圩岸陂塘”。北宋时已开筑的庐江县杨柳圩、无为军的嘉诚圩等圩田都在此时得到了修复。史载:“无为军庐江县杨柳圩一所,周环五十里。兵火后来不曾修筑,致圩垾损缺、沟洫壅闭……无为县嘉城圩一所,各有荒闲田土……见已修筑圩垾,盖造庄屋”〔12〕。乾道间,设“招田之官”〔13〕。江淮圩田随之兴筑,尤以巢湖流域的圩田为盛。乾道八年,“宰相虞允文白遣(薛)季宣行淮西,收以实边。季宣为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14〕。合肥三十六圩也称庐江三十六圩,“皆濒江临湖,号称沃壤”〔15〕。绍熙中,“但择(和州)故荒圩美田五百七顷”〔16〕,予以恢复。滁州开筑了龙关圩、永安圩、贾家圩、范家圩等。圩田的兴筑也提高了农田的单产量。据《无为小志》载,圩田每亩平均四石,多至六、七石。这就为江淮地区成为宋王朝的财赋之地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土地的需求更加迫切,加之水旱灾的频繁,更加推动了排涝防旱、旱涝保收的圩田的发展,江淮圩田进入全盛时期。“近百年来,地利日辟,圩阪因以日增,衣食贡赋胥于是赖”〔17〕,“东南地汙下,民耕田其中,辄起堤障水,号圩田。”〔18〕“民惟知种稻,故滨湖滩地多辟圩田”〔19〕。明初,潜山县唐家湖“地最低洼”,“召佃垦荒”,建成唐家圩。永乐元年,和州修保大等圩60余公里,“蓄水陡门九”,二年,吏目张良兴上报:“水淹麻、沣二湖田五万余顷,宜筑圩埂,起桃花桥,讫含山界三十里”〔20〕。景泰二年,麻湖圩成,得田17500余亩。明嘉、隆、 万年间,圩田的修筑更加繁多,地方志中每有记载。嘉靖三十一年,巢湖水滩干涸,庐江钱龙等告县开垦,筑新丰圩、新兴圩,次年起科,征秋粮90石。四十三年,来安县洊涝,“田地多荒,民且流移”;四十五年,知县刘正亨“发仓稻千二百石助工,民乃悉力趋役”,修筑范家、三城、塘南、匾圩、广大、姜青、大雅、玉青、薰清、顾胜、湖田等十一圩田,同时还修成月塘、湖塘、南塘等五塘,龙山、天涧、池家、骆家、龙尾等八坝,“共用夫二十余万,修筑过埂二万三千二百六十丈八尺”〔21〕。万历元年,和州知州康诰筑戈义圩,“丈量升科,士民赖之,因名永康以志思云。”〔22〕万历三年,巢县知县李隆经画贾塘,躬履其地,“相地势水势之宜,而曲折以避其波涛击搏之处”,建李公圩,“昔时荒烟沮洳之区,绵亘逶迤,视之若长虹焉〔23〕。万历四十年,和州“江潮涨溢,湍激荡析,”滨江地带“遂成沮洳,不障不陂,弃为薮泽”;春三月,大兴工役,修葺永丰圩,“积岁汙池,郁为沃壤”〔24〕。 清承明绪,圩田的开发更迅速,规模更大。康熙三年,和州知州杨继芳招佃开垦江边草地,筑永盛、土旺二圩,“岁积,圩尽为沃壤”〔25〕。乾隆八年,尹继善署两江总督,协理河务,兴办里下河水利,奏请淮扬各地修筑圩岸,开辟圩田。黄垣《盐城县圩岸志叙》云:“去秋(著者按:即乾隆七年)北水发,有圩者利,无圩者病,逼阜戛梁之泽巨浪中,有朱、卞二垸获以全”〔26〕。乾隆十二年,含山知县因杨林圩东、西龙潭险埂,“每虑冲决”,督修坚固,“合圩永利”〔27〕。宿松县排山、巢林、长安三庄,原系滨河地亩,“明时河道深广,泥滩多没于水中。清雍乾后,河渐淤涨,滩壅愈高,附近居民于是傍河筑围开垦田亩。乾隆五十三年,知县顾鸣銮遂详请勘丈,照亩升种,共计各围垦升田一十四顷六十三亩九分一厘四丝八忽,并将三庄所垦各围田悉数划出,定名为围田庄”〔28〕。嘉庆八年,怀宁渌水乡民王大本、刘万象、王燮、王文治、张茂才经邑令沙琛同意,筑建周35公里有余之广泰圩。“自筑此圩,免水患者二十年”〔29〕。后经道光六年、同治九年等几次增筑扩建,圩堤长达百里,分元、亨、利、贞四大号,建通水闸5座,圩内有“怀、桐两县居民田共数十万亩,益鲜水灾, 城垣亦藉资障护”,于是更名广济圩,“取其所济者广也”〔30〕。嘉庆十八年,兴化县袁均、许步鸾、杨足徵等用三年时间筑成合塔围,周百余里,有庄舍二百余。“圩内恃以有秋”。二十四年袁均又禀筑新庄围,迄道光二年告成,周20余公里,“屡获偏收”〔31〕。嘉庆间,阜宁县筑挡水圩,东起裴家桥之真武庙,西至杨家集之福神庙,长1700丈。道光二十八年堤毁,咸丰二年陶晋升等重修;光绪十四年,陶亮、丁涛等集调和角巷、裴桥、朦胧四里之民,将工程扩大,“以旧圩为南圩,西面由杨家集北桥沿角巷东岸,至东沟北桥口,长三千四百九十丈零;北面由东沟北桥口至虾须口,长一千三百十丈;东面由虾须口沿潮河西岸,南至裴家桥真武庙,长二千六百六十一丈,作一大环形,包罗数十庄,周凡五十里”,名曰“太平圩”。中间“沿孙家沟北岸,陶、韩、卞、孙诸姓又筑圩一道,名曰复兴”〔32〕。道光十三年,怀宁人杨良佐、毕魁和、潘名山、王翠超、吴爱存等在渌水乡回祥保新河口至牛巷口创筑永丰护城圩,“约有田种三百七十余担”。道光十九年,怀宁渌水乡古塘保人汪明川、江应宗、许太章、石诗才等,又筑太平圩,“周围圩埂共直长一千一百四十一丈零,圩内田种约有一百三十担零”〔33〕。道光二十八年,盐城盐商宋姓兴筑界圩,由海关南循盐阜交界,蜿蜒向东,长达30公里,圩高四五尺,底宽三丈。同治间,阜宁县张家庄居民张学足集资兴建万民堆圩,由羊寨起,沿大沙河北岸东南行,至濮家舍折而东北,至刘十二庄折而西北,沿穿里河南岸至北沙镇黄河堆下,略成方形,长约35公里。光绪十四年,按察使张富年檄各县“于低洼处增立新圩,旧圩亦限期一律修筑”〔34〕,再次促进圩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