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中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建军,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哲学是探讨人生意义的学科。教育以人为对象,以育人为目的。因此,人是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一定意义上,可以把教育哲学界定为关切人生意义,引导人不断成“人”的实践哲学。然而,传统的教育哲学存在着人的神圣化、抽象化、终极化倾向,导致了人的失落。因为传统哲学以本体论的物性思维认识“人”。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实践生成论替代传统本体论思维,从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到“具体的人”。以历史的、实践的观点看待人,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人之自觉的时代。因此,教育哲学必须自觉地担负起人学的使命,成为人的“教育哲学”。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6)10-0003-10

      毫无疑问,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但二者是如何交叉的,则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哲学作为大前提,教育实践或教育问题作为小前提,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教育哲学的结论。如此的教育哲学则是一般哲学的教育应用,哲学的主题、理论、思维“原汁原味”地运用于教育中,如哲学有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就有政治哲学与教育、文化哲学与教育、社会哲学与教育,等等。如此,只能使教育哲学跟随哲学亦步亦趋,失去了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成为教育的政治哲学、教育的文化哲学、教育的社会哲学,它们把教育作为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而不是育人的活动、使人成人的活动,因此,不是真正地指向成“人”的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既是哲学的,又是教育学的。哲学关乎人生的意义,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教育学则是引导人成长的实践之学。哲学和教育学的交集点就是“人”。教育哲学不是哲学与教育学加出来的,而是哲学与教育学共同孕育、生长出来的,这就是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探讨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人”的实践哲学。把教育哲学归结为人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教育哲学的根本是人学,是关切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为人的学问。其二,说教育哲学是人学,并不否认教育哲学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但无论研究什么,都不能忘记教育哲学的根本——导“人”成“人”。教育哲学只有在“导人成人”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本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成为人的教育哲学,也即教育人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哲学是爱智慧,既包括“爱”,也包括“智慧”。虽然哲学是爱智慧,表现为对智慧的探讨,但爱的结果,必然收获“智慧”。前者构成了哲学的动词态: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后者构成了哲学的名词态:哲学是关于某一主题的系统学问,是某一思想的结果。当然,二者有着统一的一面,但也不完全一致。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作为学问、思想的哲学,则始于古希腊对世界本源的探讨,这构成了古代本体论哲学。

      1.哲学是人生命本性的要求,是人的必需的生活方式

      就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意义和生活方式而言,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意识和生活方式,因此,哲学成为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候说道:“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马克思这段区别人与动物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第一,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不同。动物的生命是一种本能,动物无法意识自己的生命活动。人不仅有生命的本能,人还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有意识构成了人独特的类生命。第二,对于动物来说,生命是自发的、自然的,因此,它们没有理想,没有未来,也不需要对生活进行筹划。动物的生命是预成的,只能跟着本能走。但人的生命是自觉的、自为的,人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生命。人不是靠本能生存,而是靠意识生活。对于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需要筹划明天和未来。人不满足于自己,需要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人的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不能仅凭自然生命而生存。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类生命,使人可以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追求超自然生命的无限性。人的生命不是一种“定在”,而是一种有限中的“无限”,实现这种无限,就需要一种哲学精神——一种超生命的类的本性。所以,动物不需要哲学,哲学唯一的属于人,是人生命特有的存在方式。没有哲学,人就失去了对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只剩下了动物的本能,人的生活就沦为动物的生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也就是说,人必须过一种反思的、超越的生活。这就是说,哲学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活的必然要求。

      2.哲学的发展是对人的不断认识和人的解放

      作为思想体系,西方哲学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命题。泰勒斯以及之后的毕德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大多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讨世界的本源和宇宙的起源,提出了“水”“气”“火”“原子”等实体概念。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出现了逆转。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注的是宇宙和自然,苏格拉底将哲学思考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和人的社会。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人对自己心灵的认识,他借此还提出了认识心灵的方法——产婆术,通过诘问,引导人不断思考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到了人间。自苏格拉底之后,哲学把认识人作为自己的追求。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地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动摇的中心。”[2]哲学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研究人自身的心灵、美德,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正义等问题,确立了西方哲学的“人本学”的传统。

      尽管有苏格拉底哲学人本学的传统,但近代西方哲学还是让位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观念:“我”和“思”,前者代表着“个人”,后者代表了“理性”,二者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理念: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时,使西方哲学从人本转向认识论。近代认识论虽然把物质世界作为哲学的对象,但它已经不同于泰勒斯时代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关注的是人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获取真理?对世界的认识,有经验论和理性论,前者诉诸感性经验,后者诉诸理性抽象。近代西方哲学就是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认识论、知识论、逻辑论,发展到当代,导致出现西方哲学理性有余、人性不足。

      若以认识论的观点看,中国没有西方认识论的哲学。中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是探讨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的学问。它关注的“人之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牟宗三把中国哲学的特征概括为“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3]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4]冯友兰也指出:“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于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5]

相关文章: